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
經常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包括語言的運用、結構的安排、主題的提煉等。怎樣才能寫好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這里給大家提供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1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當這首《唱支山歌給黨聽》在建黨100周年特別欄目中時,爺爺—這位有著三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早已是淚流滿面,而爸爸這位爺又是多年黨齡的黨員則是滿臉嚴肅,那臉型有棱有角,和他平時那嘻嘻哈哈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咦?他們倆人平時可是屬于“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堅強男人怎么會“淚如雨下”呢?事后,我特地采訪了爺爺和爸爸,原來,黨和他們兩人的童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爺爺在講述他的童年時,見我活蹦亂跳,叫我嚴肅下來,并發表了一番由衷的感嘆:“共產黨,是它幫我們驅走黑暗,帶給了我們光明,沒有共產黨便沒有你現在這豐衣足食的生活啊!《東方紅》你聽過吧,剛才電視上也放過了,這首美麗動聽的歌曲唱出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聲!你應該知道,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舊中國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雖然一批又一批的愛國志士和人民大眾,不甘心國家的淪亡,前仆后繼地奮起抗爭,但都以失敗告終。這時共產黨出現了,它領導人民謀幸福,揭開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新篇章!經過爺爺的即興演說,我對“黨”這個名詞有了更深的了解呢!爺爺的童年一日三餐除了野菜就是樹皮,難吃的讓人難以下咽,半年能吃上一頓白稀飯就算奢侈了!但是在那個“活著就是王道”的時代,就連樹皮和野菜都是“稀世珍寶”,有好幾次爺爺都暈了過去,就在爺爺對這個世界充滿怨恨,要憤然離去時,是黨,是黨的光輝照亮了他,后來每人每戶都分上了自己的田,也有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邁上了安居樂業的步伐,后來爺爺常說:“是黨救了他的命,沒有黨就沒有他的今天。”在爺爺看來黨就是他的父母,是他的救命恩人,爺爺一定會緊跟著黨的步伐走!
爺爺的采訪結束了,真震撼人心啊!黨可是我們一家的恩人呢
爸爸的童年雖然不用去啃樹皮吃野菜了,但生活依然是十分的艱苦,買東西不僅要錢還需要糧票,每次還要限量供應,再加上農民本來就窮,所以一個月能見到一個地瓜就算不錯了,所以爸爸那時候最快樂的時光就是過節過年,因為那時侯可以吃上白面饅頭。穿的衣服都是打了好幾個大補丁的,而且都是哥哥姐姐們穿下來留給弟弟妹妹們穿的,就像奶奶嘴里經常說的一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而我這個和黨員沾上一點關系的人——我是少先隊員。我們現代的孩子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被家長供的跟小皇帝一樣,都過得舒服得很呢,可是又有誰知道我們現在這幸福的生活是用共產黨員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啊!沒有黨的偉大主義,沒有毛澤東爺爺領導共產黨,沒有朱德等元帥將軍的神機妙算,沒有傅作義的棄暗投明,沒有劉胡蘭那英勇就義的精神,沒有楊靖宇的堅持死守,沒有王二小的沉著鎮定,沒有狼牙山五壯士的寧死不屈,沒有邱少云的堅持毅力,沒有黃繼光大義凌然的舉動……我們能有今天這美好的幸福生活嗎?
讓這個爺爺老黨員,爸爸這個大黨員,我這個名不符實的小黨員,以及那千千萬萬華夏兒女們,再一起唱一句:“唱支山歌給黨聽!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2
在2021年九月的第一天,我們迎來新一年的開學季,在這天的晚上,備受全國中小學生關注的開學第一課終于開播了;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我們也早早在家里,準備好小板凳等待開學第一課的播出,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
2021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給我帶來很大的觸動,身為在和平社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我對于祖國的發展一直都了解的不深,即使有聽到,也更多以聽故事的心態來感受。但在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后,才深深的意識到,我們的祖國,能過走到今天的這一步,有多么的不容易。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各位革命先輩們的辛苦付出,只有以優越的成績,堅定愛國的心,才能對我們的先輩們予以回應。在2021年《開學第一課》播出的這一天夜里,我學習到了很多,今后一定要更加專注,認真的心態,去面對學習,用以報效祖國。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3
生活頻道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第一是圍繞著“霧霾來襲,過年你放炮了嗎?”這個主題來講的!張老師讓我們看了一下20__年除夕夜的PM2。5值與20__年除夕夜的PM2。5值,20__年的PM2。5明顯比20__年的PM2。5少多了,20__年除夕夜的PM2。5之所以多,是因為過年時,尤其是1點之后,人們開始燃放煙花爆竹的較多,燃放一掛鞭炮,就會產生許多PM2。5,比燃放煙花爆竹之前增加了4倍!如果,每家每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那么,PM2。5就會大量增加,污染空氣,也傷害我們的身體!張老師又給我們看了一些地方的PM2。5值,職工醫院和世紀公園的PM2。5明顯比其他的地方的都要多,因為那里住的居民多,燃放煙花爆竹的也就會多一些,PM2。5自然也就會增加了!西北水源是幾個地方里PM2。5之最少的,因為,附近住的居民少,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就少,PM2。5也就隨之減少!
第一課講完了該講第二課了!第二課主題是“誰污染了我們的空氣?”首先,污染源就有許多,比如,開私家車排放的汽車尾氣,農村焚燒秸稈冒出的煙……說完污染源,接下來玩兒了一個游戲,“連連看”將污染物與污染源連線,一種污染源理會散發許多污染物,比如,PM2。5(細顆粒物)、NO2(二氧化氮)、臭氧……把污染源分成了幾大項,燃煤煙塵、工地等3項。空氣污染程度也分了等級,共6級!1級天是藍天白云的,2級是比較朦朧的,3級是很朦朧,天不在那么藍,4級是有一點點的霧,天是淺灰的,5級已經是霧霾了,但不太大,天是銀灰的,6級幾乎已經已經看不到人了!天像要下雨似的!天陰沉沉的!12月份十幾天重污染,什么也看不到,AQI到了500,爆表了!好幾天過后,石家莊盼來了一個一級天,藍天白云!又提了幾個保護環境的建議,我也跟著想了幾個!
第三就是“改善空氣質量,我們能做點兒什么?”……
不知不覺中,生活頻道的《開學第一課》就講完了,這次讓我們知道了一些保護環境的知識,我們應該少開私家車,多步行或坐公交,盡量按照上面的做,減少PM2。5。我還知道了原來空氣質量也能按級別來說,污染物有許多,只是不知道而已,一個污染源就會排出許多污染物,傷害我們的身體,更傷害我們的環境!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4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內心的種種情感,都能通過眼睛表達出來。開心時,柳眉一彎,鳳眼一瞇,長長的睫毛忽閃忽閃的;難過時,眉毛一撇,眼睛再無平日里的靈氣與清澈;生氣時,“大刀眉"向上一挑, 眼睛像能噴出毀滅一切的怒火, 讓人心驚膽戰。
王老師經常說她是火眼金睛,無論是同學們開小差,還是做小動作, 她都看得一清二楚。王老師生氣時,眼里像有熊熊烈火一般,讓人不敢直視,嚴厲的勁兒可強烈了!其實,王老師的眼睛時常流露著母親般慈愛的目光哦。
媽媽的眼里滿是愛的表達。我反復提出問題時,我受挫時,我難過時,媽媽總用她那如水般溫潤的雙眼給予我前行的力量與勇氣,心暖暖的。
妹妹的眼睛烏亮烏亮的,晶瑩透澈,宛如兩潭秋水,可愛極了。她一笑起來,嘴瓣兒像恬靜的彎月;說起話來,如黃鶯啼鳴,我的心都被萌化了。
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在生活中,讓我們用眼睛去發現更多美好的事物吧!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5
歲月時光匆匆,轉眼間,同學們結束了快樂的暑假時光,迎接我們是新的開學季。作為全國中小學生必看節目之一的《開學第一課》如期而至,同時也是中小學生們開學前必學的一堂課程。
晚上8點準。我還是如同往年一樣,滿懷熱情地在電視機上觀看著開學第一課節目,開播前還是一如既往的熟悉畫面,熟悉的背景聲音,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祖國光榮事跡,使我們學習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不僅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還能使我們精神上得到飽滿,同時也使得接下來的學習生活更加具有動力。而《開學第一課》作為大型的公益節目,都是根據歷代往年所發生最有意義的`事而進行改編的,不過是換一種學習方式,讓廣大的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新的知識洗禮。而最終的目的是觸使他們更加全方面去認識祖國的真實面貌和英雄事跡,因為從小要灌輸著愛國情懷思想,讓中小學生們能夠明白你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未來新的火苗。
2021年,我們的黨走過了100年的艱辛歷程,我們的黨自始自終都在陪伴著祖國的成長,祖國之所以能有今日繁榮,其背后多多少少離不開黨的努力,是黨用自己的雙手一步一步的將祖國培養起來,而這一心為祖國建設,愛國愛民的精神是我們當下作為中小學生們,甚至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愛國,是至高無上的品德,我們用詩句來表達愛國,愛國之情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就像我國詩人杜甫,他為人民而憂為國家而憂,因此,“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的愛國精神更是我們所追隨的步伐。
從古至今有著許多的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后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心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經歷劫難而不衰。愛國表現在各個方面,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正如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在我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都會使我收獲很多,因為它教會我們很多在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使我們更加全面的認識到祖國光榮的一面,認識了到了黨是什么?祖國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為此對于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印象總是很深刻的,它也將會是我們人生道路成長的一位良師。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真的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又讓自己成長了許多,在新的一學期里,讓我們重新出發,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6
9月1日晚上八點整,我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節目告誡我們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四堂課中,令我銘記于心的成語是百折不撓。
百折不撓——紅軍長征中精神的象征、品質的代表。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耿飚將軍。1933年11月,耿飚將軍被查出患有瘧疾,一會兒汗流浹背,微風拂面,額頭上便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一會冷的上下牙直打顫,如同身臨冰窯。嚴重時路也走不了,需要人抬著。盡管這樣,只要耿飚將軍聽到“打仗了,打仗了”像打了雞血一骨碌爬了起來,精神抖擻的充當先鋒。我不由得贊嘆﹕重傷不下戰火線,錚錚的鐵血男兒!有人曾稱他們是超人,不﹗他們個個是用血肉之軀創造的人間奇跡,而支撐它們的是心中的信念——解放全中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贊嘆的不僅僅是耿彪將軍鐵血男兒的氣魄,他的文筆我也甚是欣賞——憑借科學頭腦,裁剪山河美景,靠勤勞雙手,描繪日月新天。這首詩是耿彪將軍給予子女的贈言,我感慨道﹕雖然話語嚴謹,卻也突出對兒女的寄托。
參與長征這支龐大的隊伍的人,個個都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現如今歲月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他們用理想、用信念、用青春、用生命譜寫下中國歷史上一段不可復制的奇跡。國際友人索爾茲伯里在《長征·聞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這是用熱血和勇氣譜寫的史詩,這是一次充滿集體英雄主義、獻身主義和希望的舉世無雙行動。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領悟了一個道理: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百折不撓,不被挫折打敗,面對人生困難不妥協、不退縮、不放棄才是人生哲理。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7
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的感受是感動、驚訝。
讓我感動的是:那些在山里長大的孩子,雖然他們的生活非常貧窮,但從節目里可以看出,這些只有七、八歲的孩子們,穿的衣服破爛不堪,上學還要走20多里的山路,不怕艱辛,不管嚴寒還是酷暑,朝著他們的夢想的方向前行。他們的教室是用泥土做的,夏天的太陽照著他們睜不開眼;冬天冷風呼呼地從教室穿過,同學們都凍僵了。可他們不覺得一點熱和冷,是因為他們很堅強,是因為他們有著一顆堅持不懈的心。最后的高考,他們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最后他們各自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來到了城市,他們的夢想成真了。
讓我驚訝的是,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王源也來到了開學第一課,他親自為我們做這個實驗,他們拿了很多已經孵化了兩天的雞蛋,這個實驗開始了,王源仔仔細細地將蛋黃打在了放在杯子里的保鮮膜上,王源做這個實驗他反復的打了好幾次雞蛋始終沒有成功,可是王源一直堅持不懈,最后他終于打破了一個完好無損的雞蛋,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只要堅持,雖然沒有成功,但還可以從頭再來,這樣堅持下去我相信一定會成功的。
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較好,坐在又漂亮又寬敞的教室里,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一切,長大做一個為人民和社會有用的人。
開學第一課的反思觀后感篇8
又是一年開學季,又到了期盼已久的《開學第一課》時間!
每年這個時候,《開學第一課》都會陪伴我開啟新的學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更是顯得特別:特別的實時連線“云課堂”,將武漢、北京、還有全國的小朋友們連在一起;特別的上課地點,曾經的方艙醫院——“洪山體育館”,而今天,也變成了《開學第一課》的課堂;更特別的,是今年《第一課》上的老師,他們在整場疫情防控中,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擔當”!他們,都是我心中的英雄!
說到我心中的英雄,首先就屬敬愛的鐘南山爺爺!
《開學第一課》上,鐘爺爺給我們講了他小時候親眼目睹中華民族和日寇頑強斗爭的故事,還有他鍛煉身體、如何成為醫生的經歷,當然,最打動我的,就是鐘爺爺分享在疫情最嚴峻時刻那些緊張和感動的瞬間!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刻,逆行武漢、不辭辛勞,幫助國家做出正確的判斷,整整76天、1814個小時,換來了讓中國至少減少感染70萬人!鐘爺爺,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讓我認識了一位新偶像,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設計師謝軍爺爺,聽他講了二十六年來“北斗”衛星背后的故事,也讓我知道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背后,也有“北斗”精確測量技術的功勞,讓我更加明白“科學”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這堂課上,讓我敬佩的英雄實在太多: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伯伯、陸軍軍醫大學的毛青伯伯、還有全球研發新冠疫苗的陳薇院士、等等,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平安幸福的生活!
《開學第一課》雖然結束了,但這些英雄、和他們的精神,已經牢牢的扎根在我的心里!謝軍爺爺說“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我們要用“北斗精神”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