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觀后感200字
觀后感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交流方式,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相互探討和交流不同的觀點。這里給大家分享信仰觀后感200字,方便大家寫信仰觀后感200字時參考。
信仰觀后感200字篇1
9月19日下午,在院黨委組織下,檢驗黨支部書記周岳敏、支部委員張敏、陸彩、蔣華科以及黨員祝林,在匯澤影城觀看了震撼人心的電影——《信仰者》。
《信仰者》電影以革命先行者、烈士_的為原型,還原了1935年,為了配合中央紅軍長征,_奉命率領紅10軍團直插國民黨腹地,蔣介石驚恐萬狀,調遣大軍圍追堵截,敵強我弱,因突圍失利,_等紅十軍團的高級將領們先后被俘,紅十軍團全軍覆沒。
在獄中,國民黨反動派窮盡一切做_的工作,只要他改變信仰,許諾可以讓他升官發財,榮華富貴。_同志被捕后在獄中斗爭的經歷表現了,他的崇高品格、浩然正氣和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面對敵人威逼利誘,劉疇西軍團長說:男兒到死心如鐵,讓我放棄我的信仰,你們做不到。中國共產黨的信仰是為了全體勞苦大眾,為了人民不再受壓迫。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接受紅色愛國教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詮釋“信仰”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洗滌內心,提高幸福感。我們全體醫務工作黨員同志汲取前進的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_。牢記為民公仆宗旨,提升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信仰觀后感200字篇2
近日,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上饒市委宣傳部監制、弋陽電影公司發行的《信仰者》在全國各大影院熱播。8月27日晚,我校黨總支也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這部影片。觀影后,我不免心潮澎湃,感慨不已。
影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十一師師長胡天桃被俘后與敵旅長王耀武的那段對話情景。胡天桃衣衫襤褸,腳穿兩只草鞋,干糧袋內只有一個破洋瓷碗,他沒有家人,卻與敵人談論著國家命運與個人生死,“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才是最好的社會,我愿意為共產主義犧牲?!边@是怎樣的信仰者?他雖然被槍殺了,但他的思想卻永遠綻放光芒。那場談話,表現出來的共產黨人堅定的意志與決心,令世人景仰,他與王耀武的思想交鋒,宣揚了共產黨人的革命信念,彰顯了共產黨人的本色,他是真正的勝利者!
近代以來,沒有哪一個政治團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為了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義無反顧、舍身忘死的奮斗者,他們不為官、不為錢、不怕苦、不怕死,只為信仰。他們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展現了空前頑強的生命力和戰斗力,影片正是展示了這樣一批堅定踐行信念之路的信仰者形象。
如今,全黨在_的黨中央的帶領下,反腐倡廉,精勁創新,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為全面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斷砥礪前行!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信仰就沒有未來,不管在革命時代還是經濟建設時代,都需要有堅定的信仰者,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國家的砥柱、時代的先鋒!
信仰觀后感200字篇3
上周日晚,我們在計算機學院黨總支的組織下觀看了大型紀錄片《信仰》,雖然僅有兩個小時,可是卻讓我感觸頗深。
該紀錄片總共有三集,分別是“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當時沒有觀看完,可是因為想要對中國共產黨員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我便觀看了剩下的部分。
在共產黨員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精神,比如說,于藍的躬身實踐、張秉貴的勞動是一種美德、雷鋒的奉獻精神、王進喜的鐵人精神、錢學森的兩彈一星精神,等等。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自我,僅有國家和人民,為了國家和人民他們能夠付出一切,即使是生命,他們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說“我信共產黨,共產黨能領導我們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這就是我的信仰。”郭明義說“我的信仰是共產主義,我是共產黨員,我沒有別的信仰?!彼麄兊男叛觯拖袷呛鋾r圍在脖子上的圍巾,乏累時伸過來的一雙手,讓人們感受到了無限溫暖。
觀看之前,我反復問自我什么是信仰、而我的信仰又是什么?在觀看之后我得到了答案。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一個人最高的操守,是一個人在應對艱難險阻時永不言棄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了信仰,再難的事也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有了信仰,即使再苦也有坦然應對的勇氣;有了信仰,才能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扛得起職責,才能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今日,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遠離了戰火硝煙,也很少有面臨生死抉擇的考驗,可是在共產黨人信仰的號角聲中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音符依然嘹亮。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有這么一個人,用自我的血肉之軀護住了幾名學生,這個人便是我們偉大的譚千秋教師,在危難關頭將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這就是共產黨人,因為有信仰,所以毫無畏懼,可見信仰的力量如此之大。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我們都要有自我的信仰,我信仰共產主義,更愿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信仰觀后感200字篇4
為了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愛國、愛人民、愛公司的精神禮貌意識,8月17日公交公司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組織職工收看了歷史文獻片《《信仰》。
經過觀看《信仰》我深深的了解了,是什么造就了我們的黨,是什么支撐著我們的黨走過了這些坎坷不平的路?為什么在各個時期會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員?為什么會出現敏、劉胡蘭這樣的革命英雄先烈?為什么會出現楊善洲、李林森、任長霞這樣優秀的黨員干部呢?答案就是信仰。
我們有了信仰,生活和工作有了奮斗的目標。國家要富強,民族要興旺、公司要發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信仰。信仰的力量,來自內心的認可,共同的信仰讓我們公交公司全體干部職工的心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英明的黨組織的領導下,我公司培養了一批批吃苦耐勞、不懼艱難、敢啃硬骨頭、能打勝仗、團結一致的公交人。全體干部職工的心放寬了,眼光放遠了,我堅信,我們有本事、有信心、有把握把公司做大、做強。
看了《信仰》之后,最終明白了,公司領導的良苦用心,為什么8點在公司樓下點名,為什么天天讓我們唱國歌、團結就是力量。為什么開展“四不為”“兩學一做”活動。為了讓我們有個進取向上,認真工作的態度,為了讓我們擁有敢于擔當,團結一致的工作精神。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生命安全大于天的宗旨。
作為一名公交人,要深入領會每一次學習會議的精神,深刻把握領導在會議上,提出的一系列觀點、新論述、新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決策部署上來。以更加進取的工作態度,主動作為、敢于擔當,為促進公司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公交人,我的信仰和信念就是:
我是公交人,要熱愛祖國、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
我是公交人,要愛公司、愛同事、愛自我的工作。
我是公交人,要愛護公司的一切財物,維護公司的形象。
我是公交人,要一切以公司的利益出發,以大局為重。
我是公交人,要服從領導安排的工作,聽從指揮。
我是公交人,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是公交人,要堅持一顆平常心、感恩心、職責心、上進心、愛心、善心。
信仰觀后感200字篇5
在沒有看《信仰者》之前,就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從開拍就一直有關注,也許是因為我家在漆工,“_”這個名字非常熟悉,從小就聽著他的英雄事跡長大,也多次去他故居游玩,感覺有這么個偉人很是自豪,但是今天在電影《信仰者》里看到他,心情卻很沉重,那年他才36歲。
他本能突破敵人的圍剿線,卻為了接應同志毅然決然返回;他可以投降求生,但他不僅嚴辭拒絕,更是在獄中為我們留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一大筆精神財富。正是堅定地信仰讓他“以身殉志”、偉大地赴死!
而如今,_所期盼的,用生命換來的可愛的祖國就在我們眼前,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我們是這份信仰的傳承人,定要將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和這份堅定的信仰代代相傳!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保持蓬勃朝氣、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勁,做一個新時代的信仰者。
信仰觀后感200字篇6
灰色天空中,只有信仰發出微弱的星點,嘴角的笑容隨之逝去,“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蔽亦恼f道。我咽喉中的苦澀難以散去,眼眶淚點不停落下,沉痛的心情難以釋懷!
我漫游在街頭,陪伴我的只有泛黃的樹葉。我駐足在熱鬧的廣場,望人群,聽寒暄,思痛楚。這將是我心靈的一抹殘缺。閉上眼,浴陽光的炎熱,任它去灼燒,任它那光芒刺眼。
腦海中浮現一位白衣飄飄的故人,他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比艘簧豢赡軋A滿,縱它曲折艱難,他也淡然走過風雨。而我卻看不清失敗,看不清結果,看不清自己的未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人生的一個點。這就像直線一樣,是用每個點而點出來的。每個點可以說是成功的,也可以說是失敗的,但這個圓點怎么畫,還在于自己怎么畫才會圓?!睕]錯,這在于我怎么去看待這個點了。一切都在于自己本身,在于自己的抉擇,它將決定成敗。
有時還需學故人的哪一份坦然。黃庭堅與他在一起吃面,黃庭堅本就心情不好,再加面不好吃,黃庭堅細嚼慢咽,不免唉聲嘆氣,而他狼吞虎咽。他道:“明知不好吃,為何還要細嚼呢?”
對啊,失敗是痛苦的,為何要沉浸其中而不加覺醒呢?面對磕絆,為何不能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呢?有人說情緒可以影響人對事物的看法,我想這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使人感受萬物的溫暖,也可以讓人如墜冰窖,難道不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嗎?
“回首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想,他將會成為我的信仰吧——一代文豪蘇東坡。
信仰觀后感200字篇7
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一切仿佛光影流連,一切仿佛剎那成永遠。——海子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凈土。
藏人把高原上的海稱之為“海子”,因為他們并未真正見到過海,而這些被稱之為“海子”的海被認為是“大海的兒子”,海子是牦牛的物質家園,藏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可能并不知道這從前會是一片真正的大海,不會想象到幾千年前的??菔癄€,它們風華千年,如今雖經過了滄海桑田的變遷但仍正茂,這些海子讓藏人享受到了內心深處的精神生活。少男少女在海子兩頭對唱,述說著心內的情愫;牧牛少年牽著牦牛在海子周圍徘徊,豐富了牦牛,也豐富了自己。
海子給了藏人精神上的慰藉,但是真正的精神歸宿在于他們不變的信仰。
我一直覺得還未出生就被賦予信仰的人是幸運且幸福的。藏人就是這樣,還未出生就被賦予了信仰,直到去世,盡管肉體腐爛,但是他們的靈魂仍追隨著信仰,信仰,于他們,是遙不可及,神圣而圣潔的,他們一生都追隨著信仰,聽著寺里的鐘聲,兩手相合,虔誠地走過每一座佛像,這藏傳佛教是他們藏人終身的追逐。沒有文化,沒有學問,唯有這個信仰是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
藏人是善良的,他們本著做最后一件善事的目的,將自己死去的尸體進行天葬,讓其他有生命的生靈吃著他們的肉體能夠不饑餓。
走進理塘寺,便可感受到濃重的宗教氛圍,幽暗的光線,精致的壁畫雕頂,龐大的佛像以及它周身散發著的金色光芒,都讓人心生敬意,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不融入其中。捧著一顆虔誠的心,想象“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精神歸宿,用心學佛敬佛,感受佛學的魅力和心中的極樂世界。
信仰,是圣潔的,藏人終身帶著信仰,為追求心中的信仰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