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中國觀后感5篇
《輝煌中國》,短短六集,總共不過五個小時,卻出乎意料給我一種難以言喻的驚嘆與自豪,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輝煌中國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輝煌中國觀后感1
五年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怎么向全黨全國人民承諾的,五年后的今天,這屆中央領導集體交出了一份什么樣的答卷。
片中我們用了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的一段總結作為答卷。實際上,我們整個紀錄片就是對這份答卷的一個梳理,是一個全景式的、形象化的展示。第一集講述的是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成就,后面五集分別介紹了我國在科技創新、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民生保障和對外開放這些方面的成就,實際就是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來展開的。
在第六集,我們把它上升為全片的結尾,用了習近平總書記 “兩個前所未有”的重要論斷——“今日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昭示了我們黨和國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踏上新的征程、迎接光明未來。
這部片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句話:形式接地氣、內容很震撼。
這五年的成就確實讓人驕傲自豪。比如——
你可能知道中國的高鐵里程世界第一,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第一超過了第二到第十名里程的總和,而且近六成是這五年建成的。
比如,你可能知道中國的港口很厲害,但你可能不知道世界呑吐量十大港口中中國占七席。
比如,你可能知道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是一些外國朋友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便捷生活的背后是靠衛星導航系統、移動通訊系統、大數據運用系統等綜合科技實力來支撐的。
比如,你可能知道這五年中國有了一系列科技突破,但你可能不知道實現這些突破的主力是平均30多歲的年輕人。
輝煌中國觀后感2
《輝煌中國》這部電視記錄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主題,講述黨在召開十八大以來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充分發展中國經濟,使中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的成就。讓我們看看在這短短的五年時間里中國是如何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吧!
百年前的《建國方略》,孫中山先生構想了這樣的宏偉藍圖,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160萬公里的公路,開鑿并整修全國水道運河,建設3個世界級大港,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利,發展電力事業……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振興中華”。本集將透過港珠澳橋、胡麻隧道、鄭萬鐵路、復興號 、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 、等一個個超級工程,領略五年來,一張張中國基礎建設的大網如何編織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圖,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這五年,從移動支付到共享單車,從“中國制造2025”到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從空天領域、海工領域,到芯片等尖端領域,再到參與大科學計劃,中國的創新動力源源不竭,中國的創新人才不斷涌現。本集選取的這些創新故事,講述著中國科技創新,正如何讓百姓生活更為便捷,讓企業發展更具活力,讓國家實力更加強大。
輝煌中國觀后感3
《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展示了中國大地上的超級工程。
十九大以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這些浩大工程順利建設的背后是我國科技實力的折射,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折射。
孫中山在過去就對中國的未來規劃做了詳細說明,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160萬公里的公路,開鑿并整修全國水道和運河,建設3個世界級大港口,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利、發展電力事業......在當時的人們眼中覺得要想實現這一計劃,步履維艱,艱苦卓絕。但在21世紀的今天,
孫中山的規劃理念已變成現實,甚至遠遠超越了當初的設想。
中國跨海大橋的建設,已是世界級的,可以說創造了世界橋梁建設領域的多個第一,橋梁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隧道最長的港珠澳大橋就是其標志性建筑。
作為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港珠澳大橋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港珠澳大橋將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經濟區,快速通道的建成對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意義深遠。
大橋造價超720億元,由中央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資興建,全長49.968公里,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達35.578公里,相當于9座深圳灣公路大橋,建成后將極大地提高交通運輸能力,開車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將由原來的3個多小時縮減為半個多小時。
輝煌中國觀后感4
在第一集里,通過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復興號等一個個超級工程,講述了五年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張張大網。其中有不少熟悉的鏡頭一一掃過,滬昆高鐵、北盤江大橋、銅關村……
我的家鄉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黨的十八大以來,家鄉經濟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是最能直觀感受到的,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就是一個個交通圓夢工程。
過去,從凱里坐火車到上海要26個小時,隨著滬昆高鐵貴州東段2015年6月正式開通運營,乘高鐵所花的時間被壓縮到了8小時,高鐵可以說徹底革新了家鄉人民對現代化交通的理念及生活方式。
北盤江大橋是世界第一高橋,在這背后是三千五百萬貴州人民引以為傲的高速公路建設,貴州省是西部首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高速公路的建設使得貴州快速融入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泛珠三角經濟區及周邊經濟圈,成為助推貴州經濟快速發展的“加速器”。
圓夢工程改變著這個偉大國度的你和我,也造就了如今強大的中國。為中國速度點贊,為中國工程喝彩!
輝煌中國觀后感5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片中關于FAST的段落中有段對南仁東的訪問,屏幕里的南仁東給大家講述著關于FAST的信息,但是現實中的他卻已于2017年過世。
八十年代他從日本回國后,就一直和他的團隊著手于這項工作,當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對于全球來說都是一種震驚,很多人都認為他在異想天開,認為根本不可能實現。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幾十年年來,他一直工作在最前線,即使已退休,他也沒有停止過追求理想的腳步。最終,讓這項世界矚目的工程得以實現。
理想的追求、夢想的實現,靠的是堅定的信念、不停的的努力和日積月累的積淀。希望我也能繼續努力。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由我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中國大橋方便出行、利于貿易,中國高鐵平穩、舒適,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互聯網升級、逐漸全面覆蓋。中國制造,我為之震撼!中國自信,我為之自豪!作為當代大學生黨員,我們應該腳踏實地,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