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觀后感2500字
信仰,是一個民族不斷維持新鮮活力的強心劑,也是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思想維度。
吾本向陽,我們就像是早晨八 九點鐘的太陽,充滿青春的蓬勃朝氣使我們不斷的為自我完美的未來而不斷拼搏、努力進取,可同時,也應當不斷的反思自我的行為,有目標不代表有方向,有方向不代表具備不斷前進的信念。
人有了信仰,就有了精神力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始終是我們當代青年人不變的信念,我記得在看《信仰》第二集的時候,就有一位外國友人重走長征路,自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腦海中浮現出紅軍的不畏犧牲,英勇頑強的堅定革命信念,當時的我就在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中國共產黨人征服了兩萬五千里的征途,是一種什么樣的堅定信念使他們覺得中國共產黨是正確的黨。此刻我明白了,那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一種無條件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和決心。
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再從改革開放到如今,中國共產黨把一個貧窮落后滿目瘡痍的國家變成了幾乎快要擠進全球國力第一梯隊的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一方面來自于國際發展的適宜環境,更多的一方面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帶領我們步入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帶領中華民族走向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
我們的自信來源于我們的血脈,我們的不屈不撓源自于我們的信仰,擁有屬于自身的信仰能夠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糾正自我,以中國共產黨作為信仰能夠讓我們更自信的立足于世界。
信仰觀后感2500字篇2
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轉眼之間,我們步入了摻雜著淚水與感動的雨季。
也許我們迷惘,也許我們茫然,但只要心中有生命的信仰,有自己的`追求,那么我們的人生小路便會在微光中明晰,在圓夢里充滿光芒。
夜深時獨坐在鵝黃臺燈的燈光下的我,突然被莫名的力量拉扯,思緒漸漸流轉
初秋的天氣,依舊下著零星小雨,一種清冷的感覺彌漫了我。心事重重的我皺著眉頭回家。一種名為擔憂的情緒蕩漾在我心頭。為什么?為什么?我拿起自己的作文一遍又一遍的思索著,卻終究沒有找到答案。深深地嘆了口氣,又是篇被退回的稿子,我已經記不起這是第幾次的失敗,但自從自己開始投稿以來,有沒有一次被納用,被賞識。
這只是一個寫著溫暖文字的少年之夢,亦是我的信仰。我吶喊,我不甘。揣著自己的悲傷,執起筆,又再一次潤色文稿,一遍遍反復修改、增刪。若干天后,這封稿子帶著少年渺小卻又偉大的夢想與希冀寄出。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在等待回音,內心也不禁焦躁起來。終于,終于有一天,一封信到了我手上,拆開一看,難以名說的喜悅舒展開來,我終于不必為自己的失敗而感到前路渺茫,再也不必憂傷。因為,我的夢想已經實現。終于有一家雜志社肯采用自己的稿子,少年小小的夢被渲染上金色的光彩。一瞬間,心中的負面情緒一掃而光,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充實感和自豪感。此刻,窗外的梧桐樹被清風徐徐的一搖,碎碎的陽光從葉縫中灑落,像夢的碎片一樣。
青春的信仰,可以給予人更大的勇氣以及動力,秉著不懈的恒心,去追逐更高更遠的夢想。
青春的信仰,就如同陽光,我們渴望被它文暖,所以要一直注視,一直奔跑,跟隨它的腳步來汲取生命的能量。信仰,它代表夢想,追求以及信心。它能讓青春如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燦爛而溫暖。
揮霍青春就是揮霍生命。那么,在生命的大好年華里,我們要明確自己的信仰,在這個季節里追逐信仰,只因青春因信仰而更美。
信仰觀后感2500字篇3
隱藏在生命“本質”的面具下的,是什么?佛說是欲與不可動搖的信念,基督說是暗與無法洗刷的罪孽,安拉真神則說是魂與謙卑寬容的態度。哲說生命的本質是有態度的活著,文說生命是一條奔流的河。——但,“不可說”所隱含的,奔騰的河水所掩蓋的,到底是什么?生命也許是樹,但樹無法行動;生命也許是河,但河卻沒有痛苦。——劃爛文字的盾,我想看到持盾者的手臂與臉。
我想活在人剛誕生的時代,一切都尚未命名,在文字的外表下顯露出真相,我在那時是什么,我的本質是什么?
有名物體的名字只能給命名者帶來一種探索的慰藉,但人在被命名前,他是什么?
我曾經問過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人死后會是什么樣子?”
他莞爾一笑,因為探索死亡即為擁有信仰的前提。“了悟者升入西方極樂世界,孽障多者則墮入無間地獄。”他如數家珍地講著西方里的各種奇珍異寶鋪天蓋地,有繪聲繪色的講了地獄里的各種刑罰輪回不已。
“我們因為罪而被削去能夠飛翔的翅膀。”他說。
于是我問他:“倘若當你死時,你發現根本沒有極樂與地獄,佛陀與鬼王,你會怎樣?”
他的嘴角微微揚起,“不可能,我堅信會有,我堅信會有使者引渡。”
我暗自無語,原來質疑被頑固被艱辛所取代,這便是信仰。
他每日凌晨便起,只為在靜寂中獨自尋求佛學禪理。——他每日吃齋修心,身體也一天天消瘦下去。——在某種意義上,信仰或許與海洛因無異。我暗自嘲笑過他的執著與可悲,但現在我才發現我遠比他可憐且可笑。——有的人在堅定的信仰中獲得了生活的意義,而我,卻不知道什么應該相信。
信仰觀后感2500字篇4
在上個星期天的晚自習,學院組織我們觀看了影片《信仰》,它講述了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故事;也講述了令人敬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不怕流血犧牲、不怕艱難困苦、開拓創新的故事。
看完《信仰》,讓我感到能夠堅持這個信仰,是一件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十分難的事。這個難,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到?當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朝鮮人民的反侵略和保衛世界和平,偉人毛澤東犧牲了包括妻子在內至親至愛的六位親人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難;當年僅15歲的劉胡蘭應對鍘刀,寧肯選取光榮的犧牲而不選取卑鄙的“自白”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難;當錢學森放下優厚待遇,不畏艱難險阻,毅然回到祖國,建立中國的導彈航天事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難。還有很多很多的中國共產黨員,他們能夠堅持這個信仰,也就意味著他們選取了一種常人不能理解的難,不能做到的難。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經過觀看《信仰》,我更堅定了自我的信仰。影片中,吳孟超老人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人信宗教,有人信佛教。我說,我信共產黨,共產黨能領導我們全國富強,領導我們走上幸福和富裕的道路,這就是我的信仰。”老人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告訴我們,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僅有50多人的小黨發展成為今日擁有了8000萬黨員的大黨;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得到13億中國人民的擁護,因為她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帶領中國步入了世界強國之林,更帶領中華民族走向了偉大的復興。
整部影片及資料對于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描述的十分清晰,雖然影片時間不是很長,可是其中反映出的問題卻十分深刻。很多情節都使人潸然淚下,那些堅定地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不慕名利,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遠離家鄉,甚至不能見父母最終一面。對于他們來說,除了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沒有別的力量能夠要求他們如此。那我們作為青年學生,務必心存信仰,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扎實理論,以便為祖國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獻出自我的一份力量。
信仰觀后感2500字篇5
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一切仿佛光影流連,一切仿佛剎那成永遠。——海子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凈土。
藏人把高原上的海稱之為“海子”,因為他們并未真正見到過海,而這些被稱之為“海子”的海被認為是“大海的兒子”,海子是牦牛的物質家園,藏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可能并不知道這從前會是一片真正的大海,不會想象到幾千年前的海枯石爛,它們風華千年,如今雖經過了滄海桑田的變遷但仍正茂,這些海子讓藏人享受到了內心深處的精神生活。少男少女在海子兩頭對唱,述說著心內的情愫;牧牛少年牽著牦牛在海子周圍徘徊,豐富了牦牛,也豐富了自己。
海子給了藏人精神上的慰藉,但是真正的精神歸宿在于他們不變的信仰。
我一直覺得還未出生就被賦予信仰的人是幸運且幸福的。藏人就是這樣,還未出生就被賦予了信仰,直到去世,盡管肉體腐爛,但是他們的靈魂仍追隨著信仰,信仰,于他們,是遙不可及,神圣而圣潔的,他們一生都追隨著信仰,聽著寺里的鐘聲,兩手相合,虔誠地走過每一座佛像,這藏傳佛教是他們藏人終身的追逐。沒有文化,沒有學問,唯有這個信仰是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
藏人是善良的,他們本著做最后一件善事的目的,將自己死去的尸體進行天葬,讓其他有生命的生靈吃著他們的肉體能夠不饑餓。
走進理塘寺,便可感受到濃重的宗教氛圍,幽暗的光線,精致的壁畫雕頂,龐大的佛像以及它周身散發著的金色光芒,都讓人心生敬意,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不融入其中。捧著一顆虔誠的心,想象“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精神歸宿,用心學佛敬佛,感受佛學的魅力和心中的極樂世界。
信仰,是圣潔的,藏人終身帶著信仰,為追求心中的信仰之名。
信仰觀后感2500字篇6
上周日晚,我們在計算機學院黨總支的組織下觀看了大型紀錄片《信仰》,雖然僅有兩個小時,可是卻讓我感觸頗深。
該紀錄片總共有三集,分別是“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當時沒有觀看完,可是因為想要對中國共產黨員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我便觀看了剩下的部分。
在共產黨員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精神,比如說,于藍的躬身實踐、張秉貴的勞動是一種美德、雷鋒的奉獻精神、王進喜的鐵人精神、錢學森的兩彈一星精神,等等。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自我,僅有國家和人民,為了國家和人民他們能夠付出一切,即使是生命,他們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說“我信共產黨,共產黨能領導我們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這就是我的信仰。”郭明義說“我的信仰是共產主義,我是共產黨員,我沒有別的信仰。”他們的信仰,就像是寒冷時圍在脖子上的圍巾,乏累時伸過來的一雙手,讓人們感受到了無限溫暖。
觀看之前,我反復問自我什么是信仰、而我的信仰又是什么?在觀看之后我得到了答案。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一個人最高的操守,是一個人在應對艱難險阻時永不言棄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了信仰,再難的事也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有了信仰,即使再苦也有坦然應對的勇氣;有了信仰,才能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扛得起職責,才能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今日,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遠離了戰火硝煙,也很少有面臨生死抉擇的考驗,可是在共產黨人信仰的號角聲中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音符依然嘹亮。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有這么一個人,用自我的血肉之軀護住了幾名學生,這個人便是我們偉大的譚千秋教師,在危難關頭將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這就是共產黨人,因為有信仰,所以毫無畏懼,可見信仰的力量如此之大。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我們都要有自我的信仰,我信仰共產主義,更愿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信仰觀后感2500字篇7
9月19日下午,在院黨委組織下,檢驗黨支部書記周岳敏、支部委員張敏、陸彩、蔣華科以及黨員祝林,在匯澤影城觀看了震撼人心的電影——《信仰者》。
《信仰者》電影以革命先行者、烈士_的為原型,還原了1935年,為了配合中央紅軍長征,_奉命率領紅10軍團直插國民黨腹地,蔣介石驚恐萬狀,調遣大軍圍追堵截,敵強我弱,因突圍失利,_等紅十軍團的高級將領們先后被俘,紅十軍團全軍覆沒。
在獄中,國民黨反動派窮盡一切做_的工作,只要他改變信仰,許諾可以讓他升官發財,榮華富貴。_同志被捕后在獄中斗爭的經歷表現了,他的崇高品格、浩然正氣和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面對敵人威逼利誘,劉疇西軍團長說:男兒到死心如鐵,讓我放棄我的信仰,你們做不到。中國共產黨的信仰是為了全體勞苦大眾,為了人民不再受壓迫。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接受紅色愛國教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詮釋“信仰”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洗滌內心,提高幸福感。我們全體醫務工作黨員同志汲取前進的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_。牢記為民公仆宗旨,提升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信仰觀后感2500字篇8
灰色天空中,只有信仰發出微弱的星點,嘴角的笑容隨之逝去,“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喃喃的說道。我咽喉中的苦澀難以散去,眼眶淚點不停落下,沉痛的心情難以釋懷!
我漫游在街頭,陪伴我的只有泛黃的樹葉。我駐足在熱鬧的廣場,望人群,聽寒暄,思痛楚。這將是我心靈的一抹殘缺。閉上眼,浴陽光的炎熱,任它去灼燒,任它那光芒刺眼。
腦海中浮現一位白衣飄飄的故人,他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人一生不可能圓滿,縱它曲折艱難,他也淡然走過風雨。而我卻看不清失敗,看不清結果,看不清自己的未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人生的一個點。這就像直線一樣,是用每個點而點出來的。每個點可以說是成功的,也可以說是失敗的,但這個圓點怎么畫,還在于自己怎么畫才會圓。”沒錯,這在于我怎么去看待這個點了。一切都在于自己本身,在于自己的抉擇,它將決定成敗。
有時還需學故人的哪一份坦然。黃庭堅與他在一起吃面,黃庭堅本就心情不好,再加面不好吃,黃庭堅細嚼慢咽,不免唉聲嘆氣,而他狼吞虎咽。他道:“明知不好吃,為何還要細嚼呢?”
對啊,失敗是痛苦的,為何要沉浸其中而不加覺醒呢?面對磕絆,為何不能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呢?有人說情緒可以影響人對事物的看法,我想這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使人感受萬物的溫暖,也可以讓人如墜冰窖,難道不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嗎?
“回首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想,他將會成為我的信仰吧——一代文豪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