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的觀看心得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影流浪地球的觀看心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電影流浪地球的觀看心得1
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無數人為此犧牲,還有無數人從“流浪地球”啟動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
爺爺韓子昂護了劉啟和韓朵朵周全,自己卻被困在冰封的大樓里;黃明用自己的電池維持火石正常運行最后被活活凍死;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為了兒子的安全,為了地球能夠活下來,獨自駕駛備用艙撞擊木星,他說“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王磊老大在自己必死無疑的時候最后一次命令隊員:活下去……看到一個個人為了親人能夠活下來,為了計劃完成而獻出自己生命的.時候,我們不禁感慨:天災固然無情,人間大愛常在!
CN171—11救援隊拼盡全力執行最后的救援任務的時候,韓朵朵說:“希望,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回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戰斗!”最后看到各地救援隊們全部掉頭的那一個鏡頭,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在絕望與希望并存的時候,希望帶來的力量足以戰勝一切。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
貝加爾湖的冰終將化成水,地球一定可以活下去。
電影流浪地球的觀看心得2
昨天第二次看了《流浪地球》。在影片中總感覺有一種力量震撼了我,是特技效果還是故事劇情節?都不是。今天想起來,是影片中體現出來的英雄主義力量,這種力量蘊含于中國文化中。
《流浪地球》是一種災難類型片,英雄拯救人類的主題。這類片子好萊塢拍了很多。從場面到故事情節都很完善。在這種題材上同他們競爭,國產電影沒有任何勝算。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是挖掘出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創造了一個集體英雄的故事。最后拯救地球的是一個集體,他們的精神感動了更多的人。尤其是最后眾人推“撞針”的場面,真是讓人人血沸騰。至此這部電影真正利用了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這是電影的精神核心。
好萊塢電影的英雄只有一個人,這是西方文化強調個人的表現。東方的文化強調集體,如何在電影中體現這種文化?這部電影開辟了這種思路,從此中國也可以拍出英雄主義的影片,西方人也要從中國的電影中慢慢接受東方的價值觀。
影片中這一群人完成英雄壯舉的動力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體現“家”的概念和堅韌的精神上。這是推動人物思想前進的動力。片中的人物除了宇航員劉培強之外,都是小人物。面對危機他們也有退縮和絕望,但是最后在彼此的精神的鼓舞下,一起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家”的概念,最初是“小家”,是對于親人的思念。最后演變成要拯救人類的激情。影片對人物心理這種轉變處理的非常好。幾次“拯救計劃”的失敗,影片中的人物也絕望過,但是最終明知希望渺茫但是仍然要奮力一搏。這種精神正是中國文化中堅韌的精神的體現,正像“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樣,明知沒有希望,一次次失敗,卻依然堅持著。影片的震撼力正是從這里迸發出來。
這部電影的意義在于,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精神作為電影的主題思想,并且以此為核心展開電影的內容。使得人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力量。使得電影有了感染力。當前的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除了經濟、軍事、政治上的競爭以外。文化這種軟實力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電影這個領域,我們的市場也長期被美國的電影占據。現在我們終于可以開始逐步奪回這個市場。并且向國外輸出我們的電影同時要宣傳我們的文化了。這是中國崛起的體現。
電影流浪地球的觀看心得3
電影無論是情節的安排還是特效的銜接著實是好看,算是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新征程。
這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在面對如此境況,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在地球上安裝發動機與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的故事。因此人類設定了一個宏大的逃亡計劃,待時機成熟后,人類開動地球發動機達到一定速度后沖出太陽系再飛向比鄰星,在飛行途中逐漸減速使地球恢復自轉,最后將地球駛入比鄰星運行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一顆衛星,整個移民過程將持續二千五百年時間需要一百代人的努力。
《流浪地球》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巨大的腦洞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當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遭遇滅頂之災,當太陽開始變成一顆不受控制的定時炸彈,當我們不再生活在地球表面而需要像蚯蚓一樣生活在地下,我們人類未來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呢?
不要以為電影中的畫面,離我們很遠,雖然,電影的名字是《流浪地球》。但我認為地球一點都不需要流浪,因為地球本身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地球上面的居民太能作了。跟人類比起來,地球活得太好了,地球已經在銀河系中存在了四十五億年之久了,而人類呢?目前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在非洲發現的,距今約700萬年。不過中西方對人類的定義不同,西方認為能直立行走即為人,而按照馬克思的觀點,認為會制造和使用工具才的才可以稱為人。人類擺脫奴隸、封建社會的束縛,進入重工業時代距今也才不過200多年的時間。45億年和700萬年、200年相比,人類也許更多擔心的是自身的存亡問題。
想想人類的未來,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無論是從佛經,還是科學、地理、考古學中,我們早已知曉在地球45億年的漫長歲月里,已經經歷過太多次滅頂之災了。全球大洪水、火山噴發、地殼變動、大陸漂移、冰河世紀、太陽耀斑,又被各種小行星、隕石狂轟亂炸了成千上百年。然而近些年人類自己的所作所為,如制造出的海洋垃圾、太空垃圾等,在未來也許會影響著人類的存亡與命運。據報道,自2018年以來,西藏自治區組織清理珠峰保護區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約8.4噸,這其中包括多年來登山活動產生的食品包裝袋、食品罐子、酒瓶等生活垃圾約5.2噸,舊登山繩子、舊登山帳篷、舊瓦斯罐等登山垃圾約1噸,登山人員排泄物約2.2噸。日喀則市定日縣對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以下區域內垃圾進行了收集、清運和處置,大本營沿線配備了環衛工27人,垃圾箱63個,清運車4輛,投入資金360萬元委托第三方公司負責運營,已收集轉運垃圾約335噸。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指出,盡管美國跟蹤太空衛星與太空碎片的技術全球一流,但其檢測仍常常出現錯誤。環繞地球1厘米直徑以上的空間碎片有60萬個,直徑1厘米以下的空間碎片就難以探測。我們人類制造的垃圾,已經造成了太空衛星的軌道威脅。想想如果我們人類即將面臨滅亡的難題,恐怕我們再也不能坐以待斃,而是開始為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為人類的未來行動起來!
在《雜阿含經》里,佛陀也說:“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種植華果樹木,除了美化環境,更能凈化空氣,保護水源和大地,是利人利物的大功德。而環保又分為內在的心靈環保,及外在的生態環保。心靈環保要靠大家凈化自己的貪、瞋、癡三毒。而生態的環保,比如空氣的凈化、水源的清潔、噪音的防止、垃圾的處理及輻射的防止等,則須靠大眾的力量來共同維護。我們人類使用地球,但并等于擁有地球。在一百五十年前,美國一位印第安酋長西雅圖,就說了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地球不屬于我們,我們屬于地球;我們人類只是蜘蛛網中的一絲一縷罷了。”佛法也明示情與無情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同體共生關系。在遷流不息的轉變中,即使極小的塵埃也與環境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我們對于內心的塵垢,固然要努力消除、轉化,對于外在的環境保護,也應喚起群體意識,力行環保,才能建立起一個身心內外都美好清凈的人間凈土
電影流浪地球的觀看心得4
寒、暑假想必是同學們最盼望的日子了。假期不僅能放松我們緊張的學習壓力,而且讓我們有時間去見識各種新事物,學習各種新知識。就拿我來說吧,這幾年的寒、暑假里我領略過華山的險峻,品讀過四大名著的魅力,體驗過音樂考級的酸甜苦辣……今年的寒假,我見識了一個新事物,那就是——中國硬科幻的崛起!
說來也巧,前不久我剛拜讀完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今年春節各大影院又熱映了大劉的另一部力作——《流浪地球》。又恰巧今年我在學校里抽到的新年愿望卡是——去看一部電影。這下,我自然要第一時間去過一把科幻癮了。
在卡上3D眼鏡后,全方位的科幻世界就開始了:太陽快速老化,體積增大,不久就會吞沒地球,甚至整個太陽系,地球危在旦夕。行星防御理事會這時提出了“流浪地球”計劃,即在地球上建造一萬臺轉向發動機以及赤道巨型發動機來推動地球轉移到4.2光年以外的新家園,但這樣做后人類就只能住在地下城了。這天是大年三十,天才少年劉啟想帶妹妹韓朵朵換個過年的方式,他們偷開姥爺的工程車來到地面,想看看那曾經的家園,但由于地球受到木星引力的作用,兩百多臺轉向發動機失去了推力,地球的大氣層也被木星吸去了三分之二。行星防御理事會提出了救援方案,并把劉啟的工程車征用了。雖然種種救援方式都失敗了,但天才少年們又想出了“用火焰點燃木星,再用木星產生的反沖力推地球離開”的方案。但被行星防御理事會予以否認,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劉啟的爸爸劉培強卻以犧牲自我的方式支持了少年們拯救人類的想法。最終天才少年們成功了,地球也重新獲得自由!
這樣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它的的確確把我的心緊緊地吸引住了,以至于帶進影院的爆米花到影片結束后還沒有拆過封。在我看來,這真算得上是一部標志著中國硬科幻走向成熟、逐步崛起的影片!中國的觀眾本來就很少有機會接觸科幻片,為數不多的科幻迷也總習慣于歐美人的碧眼金發和機器人怪獸,而這一次,我看到了中國科幻片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沖擊力很強的視覺特效。雖然,導演沒有保留大劉的白描細節,失去了大劉特色的硬科幻理論知識,但影片結尾處的中國航天員劉培強的壯舉還是讓不少觀眾偷偷擦拭了眼淚。我想,這對于剛起步的中國硬科幻影片來說,已經足夠了。我在為這部影片感動的同時,也為我們國家有大劉這樣的作家,更為我們如今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你瞧,中國這幾年的經濟飛速發展,北京舉辦了奧運會,上海承辦了世博會,杭州召開了G20……其他領域也都有了驚人的巨變,我們的祖國正向著一個新的臺階邁進。
這一次我看的雖然只是一部128分鐘的中國科幻影片,但它大大增強了我的信心,它讓我看到了:我們的祖國是有實力的!一切都在向更好、更高的方向邁進。對于我來說,從影院出來的那一刻也覺得身上的擔子似乎更重了一些,雖然我不一定會是那個拯救地球的天才少年,但我一定要為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而努力學習!
電影流浪地球的觀看心得5
希望是珍貴的寶石,希望是黎明的曙光,希望是航海時的指南針,希望是黑夜里為你照亮前方道路的一盞燈。有些迷失了方向的人卻曾想放棄,可是他忘了只有堅持堅持希望才會出現。
20--年充滿能量的太陽即將大爆炸人類實行了長達17年的《流浪地球》計劃,決定讓地球離開太陽系,再次尋找一個能安居樂業的地方,但由于碰上了一個大惡魔---木星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巨大吸引力對地球產生極大的影響。地球將會與木星發生碰撞,這將破壞這個完美的“流浪”計劃。
進一步推銷是人類的貪婪,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就是小說中“爺爺”所說,當時人們只相信一種叫“錢”的東西,是她讓人們著魔肆意破壞家園,小說中的北京,上海,尼西亞等所有城市都被冰天雪地覆蓋,處處彰顯著灰白無精打采的氣息,萬物無法生存,狂風在怒吼,暴雪在紛飛。但到了最后大家團結一心,為了回家回來守住我們的家園,經過不斷努力將木星引爆并借助爆炸的沖擊波逃離了太陽系。
希望與堅持是共存的,就像你走在一條漆黑的港,道理只有你堅持下來,走到了最后才能看到光亮。同樣如果你在困難前變得想退縮想放棄,那你該什么時候看到希望呢?只有你奮不顧身的走下去,希望才會給你帶來喜悅。
我們現在還只不過是巖石中的一顆種子。倘若大家不努力生長,怎能享受陽光的沐浴和微風的吹拂呢?心中有顆希望的種子,讓他成長,開出一朵最讓你賞心悅目的花。
家園是共同的,可它更是有限的!那就讓我們一起愛護地球,守護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