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戰爭電影觀后感
徐克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好看嗎?為了這個問題,出國留學網小編收集了一些電影《智取威虎山》的觀后感,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評價這部電影了,可能會有劇透,不過也能幫助大家深入理解這部電影,歡迎閱讀。
智取威虎山戰爭電影觀后感1
徐克的世界你永遠不懂,當看過《龍門飛甲》和《狄仁杰之神都龍王》時,我們會這樣想。但徐克的電影你永遠不能錯過,這是看過《智取威虎山》之后,我的第一反應。
是的,這一次徐克用自己的方式,重塑了我們記憶中的經典樣板戲,將這部影片變成了足以比肩好萊塢大制作的超級商業巨制。無論是宏大的場面,絕不含糊的3D,依舊天馬行空的動作場面這些電影的“硬件”。還是搶眼的主人公,出色的配角們,以及令人驚喜的偶像這些“軟件”,都達到了目前華語電影的頂級水準。
套用片中最流行的句式總結就是:一個字——徐克用佳作重塑了經典。
從影片之前曝光的預告片段可知,徐克還是深諳華語電影市場的套路的。各種重武器的依次亮相,讓一場大戰一觸即發。不得不承認,大場面也是徐克這幾年來作品鮮明的特質,更是華語片的未來趨勢。
然而技術之所能夠大膽運用,也即是想象力可以天馬行空是依托環境才打造的。主創堅持幾個月在雪鄉的拍攝,造就了極為真實的“林海雪原”完美場景。很多搖臂鏡頭下的威虎山大全景非常震撼。讓一個壁壘森嚴,并且藏龍臥虎的堅固城池躍然于眼前。這與以往我們印象中的《林海雪原》故事有著較大的不同。而且,由于故事發生在山野林間,如何能夠讓之前曝光的鐵甲戰車馳騁沙場呢?又如何將現代戰爭戲打出新意呢?徐克的回應,就是用幾場堪稱經典的戰爭戲創造了視覺奇觀。
要知道,徐老怪最擅長制造的就是各種銀幕上的視覺奇觀。比如《狄仁杰》首部曲中的通天浮屠,《狄仁杰之神都龍王》片尾巨大海怪現身,以及《龍門飛甲》里的大漠沙暴,都是獨一無二的震撼觀影體驗。因此,雪鄉之中,203小分隊滑雪靈動的穿梭林間,威虎山機關一按瞬間成為武器庫這些場景,都是華語電影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視覺體驗。再加上影片中段那場設計得當,調度也十分巧妙的村落阻擊戰,可謂讓我們過足了癮。
要知道,設計現代戰爭戲最吃虧的就是華語片的調度和特效比起西片尚有差距。但是好在由于是在雪地這一特殊環境,所以徐克用了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方法。比如多機位拍攝后,快速剪輯的狙擊手獵殺敵軍隊伍的場面,就是寫實風格。雖然沒有動用主觀鏡頭,也無手持攝影,但是敵我不同位置(房屋屋頂與天棚倒塌的房屋之間,崗哨與墻壁之后)之間頻繁切換的鏡頭,以及人物不斷變換位置的游記戰術彌補了臨場感的缺失,反倒符合那個年代戰爭的特質。與此同時,也并非一味寫實放棄韻味,徐克拍攝了很多好萊塢模式的人物中彈后倒在雪地上的慢鏡頭特寫。并且安排了佟麗婭扮演的小白鴿搭配陳曉扮演的高波。來了一場遵循動作片中“不公平法則”(參考《變形金剛1》女主角與大黃蜂聯手破敵)的槍戰場景,男帥女靚,彈無虛發。既豐富了動作場面的類型,又為偶像的戲份添磚加瓦。
當然,也許仍會有觀眾質疑擅拍古裝武俠片的許老爺怎樣打造現代戰爭戲,這個反倒不需擔心。請回憶那部很國際化視野的《順流逆流》里樓宇間從天而降的一場槍戰,就知道從不甘心平淡的徐克,定能讓這次的戰爭戲也如槍火般精彩。
3D電影雖不是洪水猛獸,卻也是華語片世界的雙刃劍。但是這一把劍此番在徐克手中...
智取威虎山戰爭電影觀后感2
昨晚和好友去影院觀看了徐克導演的3D《智取威虎山》電影。從故事的完整性和3D效果角度,《智取威虎山》都遠遠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故事情節源于大家耳熟能詳的樣板戲的緣故,不需要很用心就能看得懂。盡管故事的大體梗概和結局是我們早已熟悉的,可是這并不影響我們觀影時的投入和享受。再加上和好友一起觀影的緣故,心情好極了。
1、懸念一:
電影開始后,我有點懵了,我們是來看《智取威虎山》的,怎么熒屏上出現的是現代人的鏡頭?難不成走錯了電影廳?我又問我身邊的她人,是否也是來看《智取威虎山》,她說是。可是,怎么是現代人的鏡頭呢?怎么是一幫現代人在玩笑中,其中一個卻選擇在電視中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后來,才知道,影片開頭這個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年輕人,就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設計的一個人物----小男孩“栓子”未來的孫子。終于看明白后,我笑了,徐克也玩起穿越了。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用穿越的形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且不覺得是生硬的嫁接或夸張的跳躍思維。
2、懸念二:
座山雕的臉部形象,足足讓我一忍再忍中期盼等待了40分鐘。未上映前,想看此片的人都知道,主演是張涵予和梁家輝。k ,也不知導演是怎么想的,一直在那么長的時間內欣賞不到梁家輝扮演的座山雕的臉部模樣。
不過,這份期待和懸念還是很值得的,梁家輝不愧是演技派,再加上化妝后賊眉鼠目、禿頭的外觀,把座山雕的兇殘、冷酷、果斷、狡詐表現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這也對觀眾那么長的期待給了很好的安撫和滿足。
3、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
說實話,我對歷史不感興趣,對一些基本的歷史資料也不太清楚,看電影前,辦公室同事曾問我:“《智取威虎山》是《林海雪原》里的事嗎?“,我一愣。電影開始后,屏幕上出示,我才知道,電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取材于作家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至于楊子榮,我也只知道他是咱樣板戲里的英雄,至于關于他的事跡以及圍繞他的相關歷史背景我是一竅不通的。
可是,電影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卻徹底征服了我!他,黑黑的膚色,性感的絡腮胡,磁性的有穿透力的聲音,一上場就把我吸引過去了。接下來的電影劇情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足智多謀、身懷絕技、沉穩干練的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形象。
4、余男扮演的馬青蓮
說實話,馬青蓮濃妝下面無表情的一張臉,讓我看了很不舒服。后來,隨著劇情的發展,才知道她是作為座山雕試探兄弟忠誠度以及自己泄欲的工具而存在的,且她總是在他的暴力下茍活著。一個女人,這樣的存在有啥意義呢?
當看到,從楊子榮那里,馬青蓮知道自己的兒子栓子還好好的活著的時候,她驚訝、激動的樣子,我才意識到,原來,她活著,就是為了有一天和可能活著的兒子相聚的。這個信念支撐著她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了下來。母愛的偉大力量又一次得到了印證,也讓我又重新認識到:女人,最重要的角色永遠是母親,其次才是妻子、女兒或者情人。
5、反面角色欒平
漢奸欒平用上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機會逃竄投奔座山雕后,卻在和冷靜機智的楊子榮較量中,敗于下風。欒平死前說的一句話讓我們在大笑中有點可憐他:”我說了一輩子謊話,靠它步步高升,一直順利。今天,第一次說真話,竟然沒有人信。“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當沒有人相信你說的時候,你說的真話還有意義嗎?
現實生活中,不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么?這就是百口莫辯,這就是人言可畏,這就是唾沫星子淹死人,這就是不講誠信害己的活生生的例子,這也證明了”群情殺人“自古有之。呵呵,還想到了莫須有的罪名。
智取威虎山戰爭電影觀后感3
英雄主義最迷人之處在于它喚起了人們心底的尊嚴,能讓人在混沌的生活中尋找到真正的自我,能點燃每一個頑強不屈的生命。
這部主旋律紅色經典受歡迎的原因在于主角的匪氣,黑話,摒棄了樣板戲的臉譜化和高大全的人物屬性設定。但我想說的不僅僅是這些。威虎山的土匪也很可愛,這是很多觀眾的感覺。瀟灑無畏,自由奔放,這些都不會因為土匪是個反派就黯然失色。其實拋開意識形態,土匪和解放軍是同一類人——動蕩高壓年代敢于掌握自己命運的人。雖然土匪并不如馬克思主義者崇高,但他們依然值得敬佩。
在老八被繳械前有兩個特寫鏡頭,一個是他望著座山雕逃走,一次是看著楊子榮追上去。我覺得在這一刻老八應該是徹底被老九征服了。座山雕坐擁巨大的軍火庫和優越的地理優勢,但在他迥異的外形下,是一顆自卑的心。發現老九是臥底之后,他懼怕了,他害怕失去擁有的一切,因為他深知內奸的可怕。逃走的座山雕一定讓老八失望了,如果他最后沒有放棄兄弟,如果他敢于保衛自己作為領袖的尊嚴,即使戰死也依然悲壯。喪失了尊嚴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楊子榮從頭至尾沒有穿著解放軍軍裝的形象,和堅毅勇敢的203在外形上風格迥異。楊子榮對土匪的規矩門清,但他在心底里對信仰和主義的堅定執著卻絲毫不遜于.很遺憾,村民這一次成了反面。對土匪畏懼到骨子里的村民反對剿匪。無數村民的表情濃縮成一個典型的面孔,冷漠,麻木,萎縮,沒有生命力,是那個時代甚至是當今時代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這是影片中幾次村長特寫鏡頭的意義。支撐著生命的不是可以活動的肢體,而是不屈的尊嚴。
好在在這群人中還有小栓子,還有村長身邊那個挺身而出的小女孩,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是我們的今天。人們需要解放的不是被固定在換土地上的軀體,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由的心和永恒的人性。這部電影之所以好看,正是在于它和其他的主旋律不一樣,它尊重了人性,把土匪當人,把英雄當人,也把觀眾當人。
海明威說: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使命,那就是成為你自己。
智取威虎山戰爭電影觀后感4
一年一次的黨員活動開始了,每次的黨員活動都是我們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所期盼的。因為每一次的黨員活動,我們都會通過參觀抗戰博物館了解過去的歷史,銘記中國的近代史。
這次我們參觀了黃驊烈士陵園,了解黃驊等先輩為了爭取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做出了英勇的犧牲。就像一進博物館大門,門上方一塊長匾寫著八個大字“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時刻告訴來這里的每一個人,勿忘國恥,緬懷先烈。
下午會后全力參加活動的人員都觀看了《智取威虎山》紅色電影。此部電影大概講解1946年冬季,解放戰爭初期,東北牡丹江一帶。偵察排長楊子榮得知座山雕逃回威虎山,向少劍波匯報。楊子榮等四人沿途偵察,訪問了躲藏在深山的常獵戶父女。常戶的女兒常寶聞知楊子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山剿匪,為民除害,她懷著深仇大恨,控訴了座山雕的滔天罪行。楊子榮在常獵戶父女的幫助下得悉威虎山的山路和土匪的一撮毛的行蹤。楊子榮從一撮毛身上獲得了載有土匪秘密聯絡地點的“聯絡圖”,勝利歸來,并偵積壓此為座山雕垂涎已久。楊子榮又審訊了欒平,核實了“聯絡圖”的情況。由于威虎山工事復雜,不宜強進攻,大家都認為只能智取。楊子榮自請改扮土匪胡標,假借獻圖,打入威虎山。最后楊子榮發揮了革命軍人的大智大勇,戰勝座山雕,全殲匪眾,無一漏網。
通過觀看電影,參觀黃驊烈士陵園,使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為解放新中國,放下兒女私情,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現在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我們更不應忘記曾經我們國家被外敵侵略的年代。我們應該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去,積極進取、工作態度、塌實肯干、責任心強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智取威虎山戰爭電影觀后感5
網上不時地傳來各地戰友和博友觀看徐克導演拍攝的新版《智取威虎山》的影評,我上次進電影院觀看《建國偉業》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還是單位發票進行傳統教育,出于對老偵察排長楊子榮的崇敬之情再次重溫深入虎穴大智大勇的英雄故事,出于對徐克導演傾心制作的經典故事的支持,也應也必須身體力行大力捧場,無論票價多貴,也在所不惜,毅然走進影院,環顧左右,年輕人居多。
自打小就有英雄情結,當兵后正好去了具有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偵察排長楊育才帶領小分隊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威風八面直搗白虎團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在其英雄手下當兵無尚榮光。副師長楊育才視察練兵場,諄諄教導我們練兵千萬不要搞花拳繡腿,練為戰,不為看,要一槍斃命,要一拳制敵。
1976年68軍和46軍對調,部隊從沂蒙山區調往白山黑水的吉林,這時我擔任偵察排長,為了盡快熟悉防區的地形地貌,哪能藏龍?哪能臥虎?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我們必須爛熟于心,為此參加軍區組織的戰區勘察團,在黑龍江海林縣著名的雪鄉,瞻仰了偵察排長楊子榮陵園,我站在楊子榮雕塑前默默宣誓,一定將您的大無畏精神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在此前,八個樣板戲中有兩個孤膽英雄偵察題材的《奇襲白虎團》和《智取威虎山》更是耳熟能詳,在連隊文藝匯演時曾組織人馬全盤演繹,無論是唱腔和著裝都表演的入木三分有板有眼,反正都是最基層的文藝聯歡,只圖樂呵不必刻意最求藝術當然沒人在意。直到臺下無法忍受轟我們下臺,哥幾個還在扯著嗓子“氣沖霄漢”呢。
在后來,又有了電影《奇襲》和《林海雪原》更是我們的最愛,每每看后都被他們的英雄壯舉所感動。
隨著電影情節的深入,尤其是3d效果的充分釋放和利用,又把我們拉回那個激情燃燒的時代。為了解放勞苦大眾脫離苦海,為了取得全國的最后勝利,楊子榮放棄個人安危毅然決然義無反顧地只身前往虎穴,這是何等的豪邁。
匪首座山雕坐擁日本人留下的軍火庫加之威虎山獨特的地形地貌簡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固若金湯只能智取不能強攻,楊子榮里應外合功不可沒,其間座山雕一直持不信任態度多次試探楊子榮憑著過人的膽識都化險為夷,最終鏟除匪首攻下威虎山取得剿匪勝利。
整部電影情節生動,跌宕起伏,絲絲入扣,波瀾壯闊,新增加的幾個人物入情入理,為烘托主人翁增色不少,用當代偶像韓庚穿插其中更是贏得年輕人的追捧鐘愛。尤其是結尾,小分隊齊聚,坑道內的機上搏斗更是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我們感謝徐克,他炒剩飯炒的有滋有味。感謝徐克,他給我們做了一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大餐視覺盛宴。
時代需要英雄,英雄的壯舉在任何時代都要大力謳歌。尤其是在時下,英雄不過時,我們呼喚英雄歸來,實現中國夢需要無數英雄引領,崇尚英雄,熱愛英雄,爭當英雄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正能量。
天王蓋地虎
寶塔鎮河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