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首席執行官的觀后感范文五篇
《首席執行官》以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為創作原型,講述了一群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胸懷振興民族工業的大志,17年如一日奮力拼搏,把一個欠債百萬元,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銷售額602億元人民幣的大型跨國企業的輝煌經歷,該片由導演吳天明執導,不僅是一部弘揚民族正氣,歌頌民族自強自立精神的主旋律影片 ,而且是一部風格新穎,故事精彩,能讓觀眾產生共鳴的電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首席執行官觀后感范文精選,歡迎查看閱讀。
首席執行官的觀后感一
我們團隊看了《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沒看之前,我認為是紀錄片,沒想過是電影只知道《首席執行官》是講述“海爾”的故事,并不知是如此振奮人心。
整個電影沒有耀眼的明星、華麗的衣服、震撼的音效及超高的特技,但它是一部真實的影片,他講述了一個幾近破產的一個企業起死回生的辛酸路程。從一開始凌敏廠長進入海爾的那一刻,同時海爾的命運卻有了歷史性的轉變。
冰箱是80年代新興的行業隨著人均收入提高要求越來越多,那么一個冰箱廠為什么會破產,因為他已沒有先進的技術制造出優質的產品來滿足不同的消費者。于是,他走進了發達的德國通用公司提供的第一批設備,專家來指導所有的員工齊上陣,迎來了第一批產品,但是這批產品卻傷了海爾人的心,一共產出76臺冰箱全部都是三級品,有的冰箱制冷有問題,還有螺絲沒擰緊,盒子套不上,冰箱門打不開,外殼有坑等等問題。所有的人大吃一驚,覺得所有的冰箱按照以前的工作程序怎么會這樣?是哪里出了問題?沒有人知道,但所有的三級品擺在眼前卻無法解釋。“凌廠長問題出在哪?”有人問。“在哪?在機器上,因為德國的機器不允許再出現過去的程序,因為他們需要我們生產的全部都是一等品,他們每一道工序都要求我們認真去做,確保沒一關都合格,每一塊都對等,問題找出來了,那這么多冰箱怎么辦?是認低價出售還是賣給員工70多臺冰箱幾十萬的費用不能就這樣放著。是呀!不能這么放著怎么辦?凌敏做也了一個出乎他人意外的決定,全部報費。所有的人被子他的決定震驚。怎么可以,這不光是所有員工的心血,更是廠里的救命錢,大家苦苦哀求。凌敏對大家說:”我和大家一樣心痛,但是如果把不好的產品銷售出去。那么海爾將永遠的失沉大海,將永遠退出市場“。所以信譽是永遠的.。鐵錘一個個垂下去,大火燒掉了所有的產品,就這樣第一批產品被永遠的封存。
同時,也就是因為有了這一次的封存,海爾在幾年的時間內成為全國優質企業二等稱號,凌敏的這一舉措,也成為海爾有具震悍的一次事例。在后來海爾的建筑工為業基地及申請資金在海外創廠等等的大手筆舉措,都為這個東方的產品披上了結實的金甲,更讓這個傳奇的人物。凌敏一躍為國際最知名的人物,他的三大舉措,也成為哈佛大學的案例,這是中國人的品牌,中國人的驕傲。
人生也如此有多少次拼捕的機會,有多少次可以重頭再來。我們要抓住所有的時間去爭取一個又一個人生新的目標,不斷的去擴張自己的實力,不斷的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學習海爾的精神,他與我們泰盈的共同之處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努力。去打別人打不了的勝戰,去做別人做不了的項目、去開辟別人沒有涉足的土地。
這不僅是海爾精神,更是我們泰盈人的精神。堅持不懈,直到成功。我們泰盈人將為自己披上新時代的金甲,揚起遠航的風帆,在奮斗的路程中,體驗幸福的過程,那么我們將成為新的神奇人物,將成為新一代驕子。
海爾人為海爾創造商業的奇跡,那么泰盈人將為泰盈創造房地產的輝煌。
從此我將不斷努力,將從新做起,實現自己新的理想,實現新的目標。因為我是最棒的、最強的、最神奇的。
首席執行官的觀后感二
《首席執行官》主要講述了海爾的創業史、奮斗史、發展史。影片中,海爾公司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以及企業管理理念都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它也讓我牢牢記住了那位為實現理想執著奮斗永不放棄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海爾最初是一家負債累累、瀕臨倒閉的小冰箱廠。然而憑著滿腔激情,海爾的創業者們從未灰心,他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沒有技術,他們就不惜一切代價到技術最先進的德國引進;員工質量意識不高,他們便硬是砸掉了價值十幾萬的不合格產品;沒有資金,他們就通過各種渠道爭取;海外市場打不開,他們便憑借過硬的質量和超前的研發速度讓老外刮目相看……就是這樣,海爾創業者們將無數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世人面前創造了奇跡,讓中國人揚了眉,讓外國人開了眼。這充分體現了海爾人的創業精神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還有海爾那種極具創新性的快速反應機制。
我通過網上查詢,了解到海爾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觀念革命“。這種觀念的革命,滲透到海爾的方方面面,并被海爾人形象地凝煉為一個個富有哲理的理念:”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東方亮了再亮西方“、”斜坡球體論“、”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先有市場,再建工廠“、”先難后易,出口創牌“等等。雖然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口中,但它們無疑都在員工的精神世界中產生了強烈的回響。張瑞敏的創業理念,讓每個人都信服,”國內不穩,國外不強“!他讓海爾集團在國外扎下了堅實的根!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無論在種種贊譽和表彰中,或是在種種質疑和非議中,張瑞敏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創新與開拓樹立了來自東方的產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締造著融入世界的品牌傳奇。
張瑞敏是一位頗有思想的企業家。在創造”海爾神話“的實踐中,他不斷整理、升華自己的思考和經驗,凝成了許多富有哲理的經營理念,并把這些經營理念物化在實踐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張瑞敏創造了一個叫響了”中國造“的國際化企業,創造了全新的海爾文化,也帶出了一批具有熾熱民族情感的海爾人,這是海爾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
縱觀全片,影片通過一個個事件沖突的轉換,來襯托出人物內心中潛藏著的激情,企業首席執行官臨危受命,不畏壓力,力挽狂瀾、果斷決策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很感謝老師給我們放這部影片。通過看這部影片,我了解了海爾的歷史和張瑞敏的創業史、創業精神,它使我學會了凡事都要努力去做,要用一種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人際關系上,而且也教會我們要懂得創新,21世紀的我們要不斷的創新,這樣才能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現在我還是一名在校的大學生,而求學之路是漫長而艱苦的,面對種種困難,我們不能退縮,面對種種考驗,我們不能放棄,面對種種挑戰,我們不能懦弱。我們要勇于接受種種的困難、考驗和挑戰,使我們自身更強大,因為成功是由勇氣加拼搏鑄就的。
首席執行官的觀后感三
看完《“海爾”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揚,感動和振奮在心中激蕩,長久潛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喚醒和點燃,情緒久久不能平靜。《首席執行官》不僅僅是看電影,還是一場關于管理文化的學習。電影中海爾CEO凌敏是現實中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的化身,述說的海爾成長故事以現實中海爾的發展史為藍本,將海爾發展中的典型事例有機結合在電影中精彩呈現,相比其它大熒幕制作給予觀眾的視覺享受,這部影片更側重于帶給我們以心靈的震撼和 思想的啟迪。
執行官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用全廠員工的真誠,感動了德國的投資者,引進了夢寐以求的德國先進生產設備,這為海爾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了這些設備,就有了向別人競爭的重要資本。
執行官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強大的隊伍,透過砸碎76臺劣質冰箱,在員工心中深深的烙上了品質意識:“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透過要求員工必須要解決客人的每一個難題,使員工建立了創新服務新觀念:“客戶的難題就是我們的課題”;透過嚴格要求員工必需按時完成當天的工作,使工廠建立了優良的企業制度:“日事日畢,日清日高”;透過要求每道工序不能流出不良品到下道工序,使工廠員工建立了市場鏈觀念:“你的下道工序就是你的客戶”;透過科學的人才機制“賽馬不相馬”,使人才隊伍去劣存優,永遠持續活力和競爭力……等等,透過這一系列的動作,執行官建立起了一支戰斗力強大隊伍,也正是這支隊伍,成為海爾叱咤商壇,傲視群雄最關健的因素,最重要的資本!!
眾所周知,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愛,我們就應心存感激并戒驕戒躁,創新的步伐不能停下;嚴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警醒不能渙散……因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策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喜愛而讓我們興旺榮耀,也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厭惡和排斥而令我們一蹶不振,不名一文。華麗輝煌的大廈一夜傾倒的事例從來都不缺少,漠視消費者需求導致企業頃刻顛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質量的警種需要隨時敲響,這需要企業全員高度的職責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職業道德感。提高產量,狠抓質量,我們任重而道遠。成功人士說,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古訓“有容乃大”,在抓生產質量上,我們就應感謝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們,而不就應去抱怨、去仇視、去敵對。知不足才會有進步。“日事日畢,日省日高、日創日新”這是對生活、對工作用心的態度。生存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好與壞都掌握在自我手中。
激情是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理想與信念”,而《首席執行官》激發出了整個社會的這種“潛意識”!這種激情的創造者是每一個海爾人!而作為海爾人,透過銀屏來觀看發生在自我身上的點點滴滴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更深刻地體驗肩負民族使命的職責和壓力!更真實地感受無堅不摧的活力和斗志
海爾在全球市場中取勝的競爭模式是:人單合一。“人”,就是“自主創新的SBU”,“單”,就是“有第一競爭力的市場目標”。人單合一模式包括“人單合一”、“直銷直發”和“正現金流”。人要與市場合一,成為創造市場的SBU。直接營銷到位、直接發運到位,是實現“人單合一”的基礎;只有在直銷到位的前提下才能直發到位。正現金流是企業生存的空氣,利潤是企業生存的血液,沒有正現金流,企業就會窒息。為什么要實現“人單合一”?這是時代的要求:惟有每個人都對市場負責,實現速度和準確率的統一,企業才能生存。這也是競爭的要求:模仿沒有出路,惟有每個人發揮自我的創新潛能,才能超越目標。人單合一”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在形式上用條形碼把人和定單掛鉤,而是透過將人與定單掛鉤的辦法,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去挖掘市場的資源。“人單合一”是全流程的模式。“人單合一”貫穿于企業經營的“創造定單”、“獲取定單”和“執行定單”的全流程,“人單合一”的目標是“創海爾世界名牌”。推進“人單合一”的海爾模式,才能實現與用戶零距離、銷售零庫存、應收賬款零逾期,實現價、利、量全面優化的市場目標。
電影中海爾的成功其實亦是首席執行官凌敏獨創的管理體系的成功,正是他敢于突破、勇于創新,走出國門,立足世界的企業戰略目標,讓海爾企業用短短十七年時光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而這種不斷創新,使得員工在這個企業平臺上獲得迅速成長。科學人文的管理讓員工獲得了歸屬感、價值感,享受到了成為企業主人的滿足和榮耀,并始終充滿創業般的激情。
正如海爾總裁所說的,一個企業要發展壯大,就要有自我的品牌,就要構成國際化的大公司,就要成為狼,這樣才能與狼共舞;一個民族要發展強大,就不能只有一個名牌,而要需要很多名牌。
海爾人的創業精神讓人可敬,海爾人的民族自尊心讓人可畏,我們的海爾人是可敬可畏的!愿我們的海爾永遠如日中天,望我們的海爾人永遠自強不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感染力是深刻的,影片拍出了中國企業的期望!是海爾創業的激情感動了我,海爾精神就應成為全體中國人的精神!
首席執行官的觀后感四
《首席執行官》是一部詮釋管理者如何在企業中發揮突出作用的影片,這部影片很精彩,尤其是凌敏與員工們共同努力,帶領海爾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那段艱辛歷程仍讓我感動和震撼。
為什么海爾能由一個快要倒閉的工廠而迅速成長為一個享譽世界的知名企業呢?其實分析起來有很多原因,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在于管理者的管理。
是的,海爾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凌敏無疑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他有常人沒有的膽識和魄力,他有一顆愛國之心,當德國人對他說出“中國的企業在50年內才能趕上德國”的話時,他的心深深地被刺痛了,像針扎一樣疼,在他的內心中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民族的恥辱感。為了祖國,為了企業,他毅然挑起振興海爾企業的大梁,用一顆樂觀自信的心去面對所發生的一切,他始終堅信著“沒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自己敢去想敢去做”,對待挫折,他毫不畏懼,毫不退縮,更不會猶豫不決。
凌敏心中飽含著創業的激情,能夠用清醒的頭腦去分析當今世界經濟的巨大變化。針對這些巨大的變化,他勇敢地抓住了機遇,奮力直追其他企業,進而一步一步地推進企業的發展目標。
其次,在這部影片中海爾企業的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配合也是相當默契的。片中的管理者管理員工的辦法十分靈活,針對不同的`員工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同時管理者也能夠很好的抓住員工們的心理,實行激勵員工的辦法來調動員工們的積極性,進而也加快了企業發展的步伐。
“樹立自己的品牌,打造品牌意識”“重質量,樹立質量意識”是每個海爾人堅持的理念和思想,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和堅持才使得海爾企業迅速壯大,使得平民百姓對海爾品牌格外青睞。
總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員工的辛勤勞動,更離不開一個樂觀有魄力有進取心的領導者。
首席執行官的觀后感五
一個人會因為個人魅力而承擔責任,而承擔責任則會讓他更有魅力。凌敏是一個需要承擔責任的CEO,要命的是,他還是個有魅力的CEO。
在開場,漫天的煙花慶祝的不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廠子歷經艱辛買到了德國的生產線,而是德國家電展覽的開幕。這個時候的凌敏握著玻璃酒杯,沉默地聽著德國人說“在80年代中國的企業要是趕上美國至少也要50年。”他還什么都不能承諾,工廠里八百來號人的生存就系在他的身上,他不能后退,他也不允許自己后退。但事情的發展并不如預想中的順利,面對七十六臺不合格冰箱,這個年輕的廠長對自己狠了心。“產品沒有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只有好與壞的區別。外國人都強調產品的質量,用的是一等品,我們不能把二等品、三等品留給自己,因為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差!”一錘子砸下去,砸在對那個剛剛開始經濟發展的年代來說數量少得可憐的冰箱上,砸在全廠所有工人的眼睛里,砸在凌敏滴血的心上。這無疑是場壯舉,正是這場壯舉,砸碎了海爾踏上優質名牌之路的第一個障礙。一個企業最大的財富就是誠信,用高質量換來的誠信無疑是凌敏描畫宏偉藍圖的正確選擇。這份對產品質量近似苛刻的高標準,才造就了后來的輝煌。
50年的時間太長,當海爾成功的打開了歐洲市場,邀請他的老師上臺時,才不過僅僅十四年而已。在德國人復雜的眼光里,凌敏看到的不是后面的贊揚,而是前方的征途。
柳傳志先生曾說過當你確定腳下是一片堅實的黃土之后,然后才能快速向前跑去,是的成功需要準備,成功需要遠見,成功需要一個果斷的.目光。這些話不知道凌敏是否讀過,但顯而易見的是,他的行動完全符合了柳先生的話。艱苦的環境激起創業的雄心,睿智而遠大的目光在那個貧苦的年代穿透世俗,立志走想輝煌。頂著多少銀行家的冷嘲熱諷,扛著多少員工的埋怨與不解,凌敏挺住了。創業的艱難在一次次的成功后開辟著新的天地。激烈的競爭推動著乘風破浪在遠航,從簡陋的工廠到擁有自己的一座座商業大廈,工業園,從貧苦的青島鄉鎮企業到世界范圍內的國際企業,凌敏打造的海爾人憑借著自己的實力與思想,在這片舞臺上高歌,首席執行官和高素質的海爾員工正帶著他們真誠的信念向世界走來。
“跟AE一合,眼前的困難解決了。中國人的品牌在地球上就永遠消失了。”美國AE公司一直都在窺視著中國海爾。這個標準的資本主義商人開出令人心動的籌碼來換取海爾的品牌。凌敏斷然拒絕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威逼利誘并不能打倒這個意志堅定的中國人,他和他優秀的員工在AE副總裁離去身后的那一句“SHIT”讓在場的觀眾不禁欣然一笑。是的,凌敏不僅僅是個成功的首席執行官,更是一個以打造民族品牌為己任的愛國者。多少企業家在合并的過程中得到了錢,就有多少中國品牌在金錢的背后消逝了未來。凌敏傻嗎?如果凌敏接受了當年那15個億,又怎會有今日這17年的600個億?
有些人,天生就是個領導者。當這樣一個人有機會去承擔一些責任的時候,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魅力便滿滿的洋溢在他的事業里。凌敏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天生的領導者。當他站在海爾工業園的樓頂時,俯視大地,他感到的是沉甸甸的責任。當他站在國際領獎臺上時,面對閃爍的鎂光燈,他散發的是無可阻擋的魅力。這種魅力來自他的堅持,他的果斷,他的勇敢,他的信念。
CEO,首席執行官。這是他的頭銜,這是他的位置,這是他的責任。在海爾成為中國人的驕傲時,在我們為這位有魅力的CEO喝彩時,請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給自己一點責任,并且祝福自己。
這是一部好電影,證據就是我在看的時候沒有想睡覺的欲望,當一個男人能用他的個人魅力把事情引導向他希望的方向發展,有什么理由不去為他傾心?
順便說,這是我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