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擅長領域,從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下面是一些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有用。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1
你對你生活滿意嗎?很多時候,我們會對眼前的路感到迷茫。不知道該用何種方法,走向何種方向!《美麗心靈》告訴我們,即使是普通人認為枯燥乏味的數學,它也能為我們帶來很多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選擇一條什么樣的路!擁有美麗心靈的人最終會得到幸福!
那什么才是美麗的心靈呢?無疑就是一種奉獻的精神,一種對他人的無私關愛!
不得不佩服導演和編劇的手法高超!將一個人物傳記類的電影,拍的如此多邊形!因為之前在看的時候都在想著定性的事情,忽略了一些劇情的發展,于是不得不又重新看了一遍!
《美麗心靈》中那三個人納什揮之不去的虛擬人物是這部影片要體現的核心價值。也是納什這個內向型天才在人生中力求的!于是這些人物都出現在納什情緒開始巨大波動的時候!比如那個室友,是在納什論文無法突破瓶頸的時候出現的!那個黑衣boss,是在納什不滿工作環境和性質的時候出現的!而小女孩,是在納什害怕向艾麗西亞求婚遭拒的時候產生的!
這三個虛擬人物分別代表著我們生活中的三類人,一種是比自己強的人,就是那個黑衣boss;一個是比自己弱的人,小女孩;還有就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就是他的室友!換句話說,這三類人代囊括了所有和我們有關系的人!呵呵!納什需要這三類人的肯定和愛,我們也是!
為什么我會如此理解呢?原因在于后邊,納什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找到了這三類人,并且得到了他們的愛和肯定!納什妻子的愛讓納什決定從新適應這個社會;納什大學的同學的愛,讓納什從新進入校園,而學生推納什的愛,讓納什真真正正的融入人群!得到了這三類人的愛!最終納什獲得了諾貝爾獎,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肯定和愛戴!
當然他人的愛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些都是因為納什收起了他的孤傲,先踏出了他的第一步!在納什在完成畢業論文以后,他并沒有羞辱曾經羞辱過他的同學!在徹底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后,他考慮到不讓妻子收到傷害,而要獨居!他開始認真的回答學生提的問題,不再認為那是在浪費時間!
什么是美麗心靈,我想影片已經給出了解答,回想往日,在不經意間,我們錯過了多少值得珍惜的東西?我們將多少精力花在一些虛無縹緲的幻境之中!其實幸福很簡單,只要我們愿意向前邁進!
對了!這部影片還告訴我們,要想拼,想闖,想瘋,想偏激,要趁年輕,這樣外一有個什么閃失,還有補救的時間!而且這樣老了才有回憶的資本!納什無疑是撿到了一個大資本來回憶!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2
一位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1947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開始進修數學,他一直堅持找到自己的原創理論,所以從來不聽課,在他的同室好友查爾斯的鼓勵下,終于,他找到了平衡理論,提供了博弈論的數學支持,并因此進入了惠勒研究室。
幾次被請入五角大樓做了密碼破譯工作后,他碰到一個名為威廉帕徹的特工,邀請他作一名俄羅斯間諜,專門負責在各類報紙、雜志上破譯各種可能的密碼,并把他們投入一個固定信箱。
由于從事間諜工作的心理壓力及生命威脅,他變的精神恍惚,被帶入麥克阿瑟精神病院。至此,我們得知,他在大學期間是一個人住,換言之,他根本沒有名叫查爾斯的室友,而威廉帕徹也是他徹頭徹尾虛構出來的人物,他患了精神分-裂癥。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出院了,幻覺漸漸減輕了,但是他需要不停的服藥,而服藥的結果是,他不能正常的工作,無法研究數學理論,也無法滿足自己妻子的需要。
所以他自己偷偷停止服藥,更為嚴重的后果是,他的幻覺又重新出現,這些幻覺人物逼迫他傷害他的妻子,就在最后一刻,他突然頓悟,他幻覺中的一個小女孩從來沒有長大過,由此明白了這些人物都是自己的幻覺。
之后,他經過學校的批準,待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圖書館,繼續自己的研究工作,直至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期間,那幾個幻覺人物一直待在他身邊,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必須壓制自己對圖案的敏感以及夢想和想象的空間,就像一個貪食的人壓制自己的食欲一樣。”
看完整部片子,我開始明白,為甚么羅素克洛在出演《角斗士》的時候沒有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憑借這部片子卻一舉奪魁。《角斗士》可能任何一個長相威嚴、身體壯闊的男人都可以出演,效果不會相差很多,但是,這部片子,他對人物內心的把握,確實讓人震撼,特別是他妻子發現收垃圾的人不是他的幻覺時,他靦腆的一笑,動人。
空有一腔感觸但是理不清頭緒的我,和同學討論起這部片子,一位看了7-8遍的同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說,美麗心靈極有可能是指他的妻子。因為他的一生如果沒有他妻子的不離不棄,那將會是另外一個軌跡,也像他自己的獲獎感言中說到的:“你(他的妻子)是我成功的全部因素,也是唯一因素。”然后親吻了第一次約會時他妻子放進他口袋的那塊手帕。
更有高深的影評人道出,美麗心靈應該是指的普林斯頓大學,因為正是這座大學輕松和包容的學習研究氣氛才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天才。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3
他經常顯示他與眾不同的自信與自負,并撰寫出了關于博弈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大膽地將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的理論作出了不同的解釋。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但不幸的是,他得了精神分裂癥,讓他在以后的30年里一直飽受思維與情緒錯亂的困擾。當他的妻子知道他得了精神分裂癥后,他的妻子沒有放棄他,而他亦沒有自暴自棄,堅強地與自己的心理疾病作斗爭。
剛看這部電影時,我開始想為什么這部電影的名字是"美麗心靈"而不是其他。看完這部電影后,"堅持"兩字浮現腦海,我才真正地明白它的含義。
"美麗心靈"美在納什對興趣的堅持。他一直堅信尋找一個真正有創意的理論是他應該從事的事情。他為此堅持不懈,終于把人們接受了150多年的理論推翻,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當今時代,一部分人為了追求物質財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些什么。我們應該要像納什一樣堅持自己喜歡的事物,并為此不懈地奮斗,這樣我的精神世界才不會空虛,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美麗心靈"美在納什對自己信念的堅持。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癥后,他沒有自暴自棄,勇敢地去面對。他為了他的家人以及他的興趣愛好,停止了吃藥。不管別人怎么看待他,他都堅強地活著并與自己的疾病作斗爭。這就是他對人生的信念。人的一生并不是一直一帆風順的,人生途中難免會有痛苦和不幸。不同的人信念不同,對待人生的態度也不同。在遭遇痛苦和不幸時,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卻選擇面對和奮斗。當我們選擇逃避時,我們就可能渾渾噩噩地度過我們的人生,這樣的人生便充滿黑暗;當我們選擇面對并堅持自己的信念時,我們便能度過這個黑暗的時期,最終便會迎來光明。
"美麗心靈"的美還表現在納什的妻子對他的堅持。她一直沒有放棄得了精神分裂癥的納什,一直在身邊鼓勵和支持他。她所表現出來的鋼鐵般的意志讓人佩服并且感動不已。她對納什的愛不禁讓人動容,如果沒有她的堅持,或許納什的人生會是另一種模樣。這種堅持,這種愛,無論是來自家人或是伴侶,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
堅持對于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自己不堅持,那也只能是一事無成。如果劉謙不堅持他的興趣和夢想,那么他不會成為如此著名的魔術師。我們應該有一顆"美麗心靈",對自己認定的事堅持到底,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并努力奮斗,以堅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4
觀看完《美麗心靈》這個影片后,給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其一是我們要善待自我,我們有權利去追求成功,但不能強迫自我必須要成功,必須要成功;其二是愛的力量是偉大而又神奇的,我們要內心充滿愛,要奉獻我們的愛。
其一:人的生命對于每個人僅有一次,我們要善待自我,善待自我的生命。我們是天才或者是普通人,我們都有追求成功,實現自我夢想的權利,天才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普通人也有閃亮智慧的一面。不管天才或者普通人在追求自我夢想的過程中,都得付出艱辛的努力,盡管這些努力可能在某些人看來只是在白白耗費時間,但我們心中有夢想,所以我們執著,堅定不移地向夢想走去。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是我們人類精神的可貴之處,可是在我們一心向著夢想奔跑的時候,決不能強迫自我必須要成功,必須要成功,因為這個世界是錯綜復雜的,而我們的本事是有限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結果必須是成功的,這無形中給我們的精神以巨大的壓力。當我們對成功的渴望的心境超過精神所能承受的壓力范圍,有可能產生精神恍惚、精神分裂,就想影片中的男主角產生幻覺一樣。結果成功固然是好,但不成功又有什么好悲傷痛苦的呢只要我們以往努力過,付出行動嘗試過,這其中的滿足感、成就感、歡樂感不亞于成功的結果吧!因為奮斗過,因為拼搏過,所以人生無憾。
其二:愛的力量是偉大而又神奇的。給予別人的愛能夠使順境中的人以健康歡樂的成長,使逆境中的人找到生活的方向,度過那痛苦的日子,邁向完美的生活。正如影片中的男主角登上諾貝爾領獎臺所說的那樣,他能夠走到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應歸于他的愛人。她的愛使他在與幻覺這場令人痛苦不堪的“戰爭”中走出來,回到愛意濃濃的現實社會。我們內心要充滿愛,這樣我們會過得踏實一點,當災難突然降臨的時候不會至于精神崩潰,失去生活的信心,像影片中女主角一樣,應對丈夫的精神幻覺有可能傷害到自我,毫不畏懼,既沒有離婚,也沒有置他不理,而是用愛去感化他,對他充滿信心,這是內心的信念的支撐。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5
美麗心靈這部片從大一開始就知道了它的存在。也知道了它的知名度。其實是我out了,這部片20__年就已經上映,只是以前沒有多大注意,讀了心理學這專業后,才關注起心理學電影。
從大眾的角度看,這是一部勵志片,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是一部講精神分裂和自閉癥的片。我是這樣覺得的。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來總結描述它,覺得挺有意思:一只肥豬,我們可以在家養著當寵物,可以賣給人家殺了吃肉,也可以把它擺在別人面前來做個類比。它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義,那要看你追求什么!
這是一部關于一個真實天才的人物傳記片,故事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納什早年就做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是他出眾的直覺受到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歷程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在他妻子的相助下,毫不畏懼。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登上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領獎舞臺,在發表感言時。納什注視著他的妻子說:他的一切是妻子給的。在看這部片的過程中,除了主人公向學術追求的執著激勵著我之外,他妻子對他的付出也感動著我,其實他的妻子想過要放棄,但最終沒有,這就是愛的力量,要是她的妻子放棄了,那么可能不會有納什的偉大成就。
至于為什么覺得這也是一部關于自閉癥的影片,因為主人公他的人際交往能力特別差,他不懂得怎樣與人交流。而在他的幻想里有一個角色是一個室友,我覺得他期待著友情。
不管從人生追求或從愛的付出這些方面去思考。這都是一部很引人深思的影片。值得我們用心去看,而我也看了兩遍。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6
JohnNash精密的思維,內向的性格,以及隱藏很深的好勝心。在天才的背后是潦倒的生活,糟糕的交際,極度自負的個性讓他瞧不起任何人。而之后逐漸開始變得老實,不再鋒芒畢露,開始講學,開始學會勤勤懇懇。產生大量幻覺,幻想自己是解密高手,在黑夜里潛進密室進行縝密的密電計算。甚至遇到要追殺自己的敵人,在演講中公然離席,在自己所能看見的世界里和多年的朋友形影不離。反抗和斗爭到最后還是在妻子的勸慰下開始進行心理治療。
影片的英文名是ABeautifulMind,當時就跟同學一起探討過關于翻譯的問題,為何是心靈而不是大腦。字典不可置否我們的翻譯是正確的,然而看過了電影之后發覺,電影所要反應的并不是主人公有多天才,大腦有多發達,而是在講述一個天才背后的生活,天才心里的世界。
電影所要表達的并非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伙計如何由自負到潦倒,而是在講述他扭曲的心靈,對學術的高度要求以及對旁人目光的極端在意下,導致產生幻覺,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虛擬規劃,當他的智力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他的心智卻仍停滯不前,也就是說心靈無法帶動大腦,生活與現實脫節。
在看完整部電影的時候班主任告訴我們,他的意圖只是希望我們明白,先做人后做事。
在生活中沒有天才和蠢材之分,沒有精英和平民之分,不要因為盲目追求學術上的成就而脫離社會脫離生活,而片名所指的美麗心靈大概也是講心智成熟的人,重點在于是一個成熟的人而非僅僅是一具擁有超群智力的軀殼。
當你活著的時候,走在路上,你是一個平凡的人,而不是學術精英,不是天才,你過著和別人一樣普通的生活,要學會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敵人是天才,蠢貨的對手也是蠢貨,你永遠也別想打敗的人其實是你自己。你永遠也別想敷衍的其實是生活。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7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做做白日夢。比如想想如果自己中了500萬什么的之后生活會多么美好,比如想想如果哪天自己當了領到之后一定不能像某某領導那樣做事等等等等。而我們這些所謂的‘白日夢’,所想象的內容大多都要比現實狀況要更好。推而廣之,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美麗心靈》這部電影中,納什的妄想內容同樣與切身利益、個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關。說白了,這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功能。平時大家開玩笑的時候總是會說:“遲到了,提心吊膽的進辦公室,一邊默念:領導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這是一種自我安慰,讓自己能夠坦然面對心里壓力的減壓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如果使用過度,是否就真的會干擾自己的日常生活呢?
其實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這樣告誡我們,不要總給人貼標簽,心理疾病和一些所謂的‘傾向’,其判定標準,最重要的就是要看這些‘內容’是否會干擾日常生活。比如納什在影片的前面,他想想自己有個室友,于是他焦慮、苦悶的時候有個人傾訴,在自己不得志的時候有個人告訴他‘嘿,去喝杯啤酒吧!’。其實在這個階段,那‘想象中的朋友’,給他提供的更多是幫助,并最終讓他創造出了了不起的理論。而這時納什并不滿足,當他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更多的為國家做出貢獻卻無法滿足的時候,他便開始幻想自己得到了這些滿足,也因此,他的幻想內容更加偏激和具有攻擊性,最終才會暴露出來。試想,如果他的妄想只包括室友和小女孩,而沒有因為戰爭而生的那位聯保調查局的人員呢?這樣下來,他的妄想依然停留在對自己的保護、安慰和鼓勵上。于是發現,原來這不就是咱平時講的心里暗示的加強版么?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影評篇8
天才總是孤獨的。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也就只有藍天能夠理解他了吧。
“我的追求帶我穿越了物理、形而上學、幻覺,又帶了回來”這是約翰·納什在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時所說的話。可是誰知道這位在念研究生時,便發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論,該理論雖只有短短26頁,卻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的數學天才,卻一直深受精神分裂癥的困擾。從小的孤寂,自閉是這些問題的源頭。偉大的天才,內心都住著一個魔鬼。約翰·納什從小便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他的世界里只有數學,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一堆堆冰冷的數字,堆砌出了無數的幻像,堆砌出了一個狂妄的自我,一個妄圖在無數的報紙和期刊中找到密碼,妄圖在美國找到蘇聯埋藏的原子彈。
就在約翰·納什一步步地走向地獄邊緣的時候,這時總有天使會出現。她就是納什美麗且極具智慧的妻子——艾麗西亞。在影片中如此,在現實中亦是如此,艾麗西亞幾十年的不離不棄,相依相伴,才使得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能夠分辨得出真實與幻像,逐步從瘋癲中蘇醒,找尋自我。這是全片最感動我的地方。愛情真的有如此魔力?真的可以把人從混沌中喚醒?
電影之所以感人就是因為真實。觀眾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的那份真實,才是電影拍攝真正成功的地方,也是影片與現實接軌的地方。記得影片中有這樣一處情節,納什的病再次發作,這次他差一點殺了艾麗西亞和他那仍在襁褓之中的兒子。之后,納什陷入深深地自責之中并且堅決要求艾麗西亞遠離他,讓他一個人回到精神病院。盡管此時艾麗西亞也受到了極度的驚嚇,精神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是她依舊回來和他待在一起,并且說:“如果你想要殺我的話,我就會打電話給羅森(納什的精神病醫生)。”并且握著他的手,撫摸著他的臉,幫助他記住真實的感覺。就是這樣幾十年的風雨相伴,相濡以沫,艾麗西亞這個偉大的女性用一生與命運進行博弈,她終于取得了勝利。而納什,也在得與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所以,納什在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后的頒獎典禮上才會這樣說:“在事業上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這神秘的愛情方程式中,我才能找到邏輯的來由。今晚我能站在這里,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雖然,此時他們都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攜手半生風雨,情定一世姻緣。
當納什的人生方程在只有數字的情況下變得無解時,是愛情的元素使他找到了生命的均衡。而他的均衡理論,也使得世界經濟學的發展能夠更進一步。《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所講述的似乎正像電影海報中的一句話:“The only thing greater than the power of the mind is the courage of heart.”愛情就是如此偉大,沒有什么可以比得上一顆充滿愛的心,她超越了理性和邏輯,可以救贖人的精神與靈魂,也可以掙破現實的鎖鏈,達到精神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