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擅長領域,從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這里提供優秀的《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方便大家寫《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參考。
《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篇1
幾天,我看了一部片子中叫《功夫熊貓》,頗有感觸。影片的內容大意如下:
有一只憨厚可愛而肥頭大耳的熊貓,他酷愛武學,連晚上做夢都是它成為了大俠,而他的父親甚至他的爺爺,太爺爺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賣面的老百姓,他不想,他不愿仍過著普通,不起眼的生活,所以他為了他自己的偉大理想而奮斗,進取。他誤打誤撞,被烏龜太師選為龍戰士。但師傅以及其它五位師傅的徒弟不認可,想盡辦法把他掃出師門,他卻并不在乎,摔下樓梯,他一級一級上去,為什么他有這么大的毅力?因為他有理想,他認為自己是有用的。他不放棄,不氣餒,努力前進。后來師傅改變了看法,收他為徒,他十分努力學習,練習,在最短的時間里,練就了一身好功夫。當龍軸被取出后,卻是一片空白,大家失望了,師傅說,他自己與太郎打,以挽回自己當年犯的錯,讓徒弟們帶著當地老百姓撤離。當熊貓的父親告訴他,面的秘方是什么也沒有,它一下子明白了龍軸的秘密。他救了師傅,救了大家,成為了英雄。
看完后,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熊貓的成功沒有密決,靠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做到。他有毅力,有目標,還有信念。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道理明白了,但不去做,還是白搭。今后,我的理想是做一位出色的律師。為了我的理想,我現在的目標是總分在班級前十名,這次我雖然沒有考好,但我相信,我不會放棄!我會加油!加油!加油!努力!努力!努力!堅持不懈,勇攀高峰!終有一天,我會看到屬于我的朝陽!
《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篇2
從08年起,我就盼望著能夠看一看《功夫熊貓》這部影片,想親眼目睹一下這一在好萊塢獲獎的大片。今天,我終天如愿以償了。
熊貓,開場的時候是一個服務員,在他老爸的店里幫忙。一個偶然的機會,它被神龜看中,便任命他為龍騎士。這時故事才漸入其境。可是熊貓以前并沒有練過功夫,所以開始時顯得很笨重。他的幾個師兄功夫都在他之上。神龜死后,熊貓想放棄,但被其師傅阻止,后來經過他的刻苦訓練,終于修成正果,并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太郎……
看完電影,我不由感慨萬千。熊貓開始不過是一個小角色,但是他在師父的指點下,刻苦練功,堅持不懈,最終成為了一代天驕。這反映的不就是我們人世間的道理嗎?我們人類中的許多事情其實就是這樣的,我們也可以由一個不起眼的人物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變成一個大人物的,當然這期間一定會有為創業而不可避免的艱辛和坎坷……
《功夫熊貓》一片讓我明白,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來收獲回報,靠自己的辛勤來成就輝煌,靠自己的精神來迸發力量。請記住:世界上沒有不要錢的午餐。
《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篇3
今天我們看了《功夫熊貓》,許久沒看動畫片的我們,都高興起來,各個斗志昂揚,永遠不會變的一個場景就是坐在后面的同學都回提前把自己的板凳帶上,搬到前面來。不久,影片開始了,主人公是阿寶(熊貓的名字)。讓我們來欣賞吧!
開頭,熊貓阿寶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非常厲害,醒來才知道這是夢,發現在夢里的徒弟是現實生活中的玩偶。阿寶他爸爸是公雞,看到這我想:這么假,熊貓的爸爸是公雞?我們都紛紛討論。
阿寶他家是買面的,而他爸爸想讓熊貓繼承這家面館,可他不喜歡,喜歡功夫。就這樣陰差陽錯他被烏龜大師選為“神龍大俠”,而練功很久的:靈蛇、螳螂、嬌虎、仙鶴、金猴,卻落選了,為此,他們的師傅很不高興,一心想趕走阿寶。可阿寶頑強不屈,任然呆在那不走,當他們在睡覺時,阿寶便出來練柔韌力。可就在這時師傅的第一位徒弟“大龍”越獄,逃了出來,而師傅的徒弟“靈蛇、螳螂、嬌虎、仙鶴、金猴”同時挑戰大龍,卻輸了。師傅無奈,只好教阿寶功夫,因為阿寶愛吃,所以師傅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食物誘惑他。經過訓練的阿寶在師傅的帶領下拿到了《神龍秘籍》,可阿寶打開看,什么都沒有,后來才發現,世上沒有什么秘籍,而是靠自己,就這樣阿寶打敗了大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只要努力過,堅持過,就一定會有收獲。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相信知道能做到,自己就能做到。
《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篇4
功夫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功夫熊貓》中的阿寶是個厲害的“功夫熊貓”,但是他剛開始也是一個“超級胖仔”哦!
阿寶是個被面條商收養的“超級胖仔”,他十分想學功夫,可面條商一心想讓阿寶繼承面條這一行業。一次意外中他被選為大師。烏龜大師相信阿寶,而“怒之五杰”的師傅卻不相信阿寶。但烏龜大師的堅信也讓師傅慢慢地相信了阿寶。漸漸地,阿寶成為了真真的大師。
在一次與大龍的斗爭中,他的花樣極多,我記得印象最深的是阿寶將龍軸藏在一個鍋里,再把這個鍋與其它鍋混在一起,自己踩在兩個竹篙上把這些鍋攪在一起,混來混去混來混去,大龍將所有的鍋打開,發現了龍軸……當大龍打開龍軸發現龍軸是空空的時,簡直不相信,熊貓阿寶把大龍打翻在地,接著,又漂亮地把大龍打上天空,大龍掉下來時深深地把地上砸出一個大洞。最后,阿寶用巫指術殺了大龍。我萬萬不信,胖胖的熊貓居然能自己悟出巫指術!
這一切就說明了一切皆有可能!烏龜大師說的沒錯:一切皆有可能。我堅信:每個人都可以像阿寶一樣脫穎而出。
《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篇5
星期四的上午,我們整一個六年級都去看了功夫熊貓2,我們班里雖然許多人都看過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還是帶著好心情去看的。不過我還想過過癮,再看一遍。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發生在鳳凰城內的一個故事,沈王爺因為利用了煙花的邪惡的一面,被他的父母知道了,一氣之下趕出了鳳凰城,他還發誓,回寶來時一定要親手奪回鳳凰城。過了幾年后,他在制造一種強大的武器,他要制造一個強大的武器,但缺少許多金屬,他讓野狼部隊去音樂村搶金屬。
阿寶他們接到指令,馬上去音樂村和餓狼軍團大干了一場,不一會餓狼軍團就被阿寶打的殘兵敗將了,可是阿寶突然想起以前發生的事情,被餓狼軍團奪走了一些金屬。他率領大軍到了城門口,八個守城門的全都被殺死了,沈王爺來到城里,看到流星鱷大俠和暴風牛大師在比賽,只見沈王爺闖進來,他們馬上做好準備,準備跟沈王爺戰斗。
但沈王爺自己沒有出擊。而是直接讓大炮來打死他們,雷犀牛大俠和流星鱷大俠被打入了大牢,沈王爺占領了鳳凰城,阿寶他們知道消息后馬上出發,阿寶他們不畏嚴寒,終日步行,終于到了鳳凰城,阿寶他們故意被抓,然后把那大炮擊破。到了最后,沈王爺還用了數門大炮,向阿寶進攻,可是阿寶想起師傅在洞穴里練的太極,于是阿寶用太極把火球反射出去,打沈王爺的船。最后,沈王爺被自己的火炮壓死了。
我從這部片里懂得了:一物降一物,再強大的東西也有它致命的弱點。沈王爺知錯不改,所以最終落下了一個壞的下場,那就是:看著自己的心血被毀,然后自己跟著被殺。
《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篇6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功夫熊貓II》,資料極其精彩。經過這部電影,還讓我明白了什么叫“永不言敗”。
《功夫熊貓II》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向武功高強的熊貓與另外五中被稱為“蓋世武俠”的動物去抓捕一只孔雀。那只孔雀最終即將逃脫,經歷無數次失敗的熊貓阿寶,應用師傅曾過的一招,化險為夷,成功擊敗敵人的事。
觀看了熊貓永不言敗的英雄事跡,我不由的想起了自我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一天,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我看,立即興奮地蹦三尺高,歡呼雀躍:“哇!這么新,還是立即變速的,這么好的車!”爸爸剛給我挑好低,我就想騎著它滿小區轉悠。
心動不如行動,我立刻坐了上去,剛準備開始騎,便“撲通”一聲摔到了地上。我想:“哎呀!我真笨,都忘了這是第一次騎自行車了!我摔得路都走不穩,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手也磨破了。我明白了自行車的厲害,也明白了學習自行車的困難,同時還明白了要想學會騎自行車,必須要摔很多次跟頭,那得多疼呢!我立刻就打起了退堂鼓。我剛想回到樓上,又轉念一想:“不行,不就一點痛嗎?!怕什么,堅持下來不就行了,再說了,我還沒開始試呢!”我靠著墻,慢悠悠的向前“爬”著,然后速度逐漸加快。雖然很順利,但我的手緊緊抓住車把,一會兒會兒右,完全掌握不了平衡。不一會兒便偏離航向,往一輛汽車上撞,我猛一移把,車子就在即將撞上車的那一剎那來了個90°大轉彎。
雖然沒有撞上,可是自行車強力的慣性將我甩了出去,重重的摔了一跤。我堅定的信念又開始動搖了:“哎,自行車咋那么難學呢!疼死我了。真是“騎車有風險,練習需謹慎”啊!還是以后再學吧。”這時,耳邊忽然響起了一陣音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沒錯,我如果不受點挫折,怎能學會騎自行車呀!再說,以后學不還是要受挫折的嘛!”我又豎起了自行車,繼續學習。一次,兩次,三次……我不知摔了多少次跤,仍不喊一個“痛”字。此刻,我心中僅有四個字,那就是——永,不,言,敗!
堅持就是勝利,沒錯,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都要決不放棄。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何談成功。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經歷風雨。別忘了,在平靜無風的大海中,船又怎能航行,不還要借助風的力量嗎?!所以,我們要學會——永不言敗。
我十分感激《功夫熊貓II》這部影片,它使我明白了“永不言敗”這個重要的道理。
《功夫熊貓》電影觀后感篇7
“功夫熊貓”這部影片以高水平的動畫制作、幽默的語言對白和生動感人的故事情節征服了中國和全世界的人。本片口碑絕佳。無論苛刻的影評人,還是孩子們都高度評價該片。據說導演馬克?奧斯波恩研究中國文化已達30年。“功夫熊貓”由西方制作,卻充滿了東方神韻。有報道:導演馬克?奧斯波恩用了30年時間研究中國文化,制作這部影片歷時5年。他的目的就是讓全球觀眾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功夫、熊貓、山水、太極、廟會、書法、針灸都是典型的中國符號;動物們吃的是面條和包子,用的是筷子;猴形、鶴形、蛇形、虎形、螳螂是中國傳統武術中頗具特色的拳法。這是一部中國元素大全的電影。
本片的故事情節對于中國人來說非常俗套,是中國以往的功夫片中經常運用的“替師傅清理門戶”情節。如果要是用人來演的話恐怕沒人來看,但是用動物來演,影片就生動了不少,趣味性十足。這就是動畫片和故事片最大不同!
其實影片給我最深印象的是“老烏龜”。聯想到人的話它應該就是少林寺得道高僧的化身。影片中的“烏龜大師”寧靜、慈善、睿智。對他的弟子耗子大師說“太郎會制造新的麻煩”;“你要寧靜下來便可以知道事物真正的面目”;“該發生的必然會發生”;“你要學會相信”。對阿寶說:“昨天是歷史,明天是謎團,只有今天是天賜的禮物”這些所有的一切都體現了,他是一個烏龜,他做到了烏龜的最高境界。他的話是一種對于自然的教誨,同時也反映了一種對于宿命式的唯心主義。
影片中耗子的大徒弟“大龍”,為了爭奪秘籍,做神龍大師,不惜叛變師門…在影片的結尾當“大龍”真正得到了“秘籍”后,發現秘籍上一個字都沒有,而秘籍像面鏡子一樣只能照到自己的時候,人們或許能明白,其實人真正要超越的就是自己!!!
看完《功夫熊貓》才發現中國導演和西方導演相差最大的不是技術,也不是能力,而是想法。試想,如果讓中國導演拍攝這部影片,阿寶可能是“憨態可掬”,“老實忠厚”任人欺負的形象,絕對缺乏想象力!我們固步自封,人家已經走了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