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藍橋》觀后感
感情,是一種美妙的感覺,他能夠讓人興奮,讓人忘我,讓人憂傷。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魂斷藍橋》觀后感范文,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魂斷藍橋》觀后感1
“我愛你,別人我誰也沒有愛過,以后也不會!這是真話,羅依!我永遠也不…”
為了愛,他不顧一切地和她在一起,為了愛,她義無反顧地迎向駛向她的汽車。
盧卡契曾說過,每一種偉大藝術(shù),它的目標都是要提供一幅現(xiàn)實的畫面。的確如此。曾風迷全球半個世紀的愛情經(jīng)典劇《魂斷藍橋》圍繞著男女主角的悲劇愛情這一軸心,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戰(zhàn)爭的、經(jīng)濟的、世俗的多方面生活的畫卷。
影片從始至終緊扣愛情主題,羅依和瑪拉相愛,愛得熾烈奔放,愛得無我忘我。瑪拉可以不顧自己的舞蹈事業(yè),為了見羅依而誤場;羅依對瑪拉一見鐘情,在沒有同家人商量的情況下,馬上決定同她結(jié)婚。然而事與愿違,戰(zhàn)爭把他們分開,戰(zhàn)爭使得瑪拉改變命運,雖有婆婆的原諒和叔叔的信任,可瑪拉總是自覺形穢,抹不去的等級陰影使得她不能原諒自己,最后為了維護羅依和他的家族的榮譽,她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影片通過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愛、相分、相聚和永別,把熾烈的愛情、惱人的離情、難以啟齒的隱情和無限惋惜的傷情共冶一爐,因為戰(zhàn)爭原因而墮入紅塵的瑪拉經(jīng)過了費雯麗的演繹,其善良、美麗、柔弱、無辜表露無疑。可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沒有理由不去憐愛的女孩子,最終被戰(zhàn)爭逼上了絕路,用死亡結(jié)束屈辱,她在滑鐵盧橋上平靜地走向死亡時面容上所閃現(xiàn)出的凄美讓人心痛無比。
影片沒有氣勢磅礴的場景,沒有撲朔迷離的懸念,有的只是近似回憶般朦朧的視覺享受,有的只是小橋流水般優(yōu)美的意境,有的只是從劇中人發(fā)絲間、明眸間、手指間一點一滴流露出的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堅貞的信念。本來是一段纏綿動人的愛情故事,卻如鏡花水月一般以悲劇結(jié)尾…此情可待成追憶…
《魂斷藍橋》做為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愛情悲劇之一,一部蕩氣回腸的愛情經(jīng)典之作,它之所以讓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為硝煙中的愛情使人沉醉,美麗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愛的永恒使人心馳神往……
在不相信愛情的今天,有誰還可以為愛而舍棄自己的生命?渴望永恒愛情的現(xiàn)代人可以為《魂斷藍橋》感受那天長地久的愛意。我們應當從這一段美麗而憂傷的愛情故事,一首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中感受愛的春天,對愛的矢志不渝。
《魂斷藍橋》觀后感2
以前表演課的時候老師講過杯具分為兩種,一種是性格杯具,一種是命運杯具。命運杯具有俄狄浦斯王弒父娶母,性格杯具有哈姆雷特永恒的疑問:“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坷命運之無情打擊,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并將其克服。此二抉擇,究竟是哪個較崇高”有人說如果沒有戰(zhàn)爭,就不會有羅伊和瑪拉的杯具。而我卻覺得,魂斷藍橋是典型的性格杯具。
羅伊和瑪拉一樣重情重義。瑪拉是一名芭蕾舞演員,她年輕,漂亮,氣質(zhì)出眾,惹人喜愛。羅伊是英軍上校,他高大,英俊,專一,家境殷實,地位顯赫。兩人在滑鐵盧大橋偶遇,一見鐘情之下私定終身。瑪拉如果跟他在一齊,將會生活無憂,是絕佳的一對璧人。因為戰(zhàn)爭,羅伊不得不立刻調(diào)回前線,于是他們未能趕在羅伊離開之前舉行婚禮。為了去車站見羅伊最后一面,瑪拉不惜錯過了當晚的演出,而她明知這樣的舉動會讓自己丟了工作。她的好友凱蒂也因替她辯護而遭受同樣的命運。
失業(yè)后的瑪拉和凱蒂生活窘迫,到處流浪,無處棲身。但是她與羅伊通信的時候卻對自己的境遇只字不提。如果她能向羅伊坦白自己的遭遇,羅伊對她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幫忙她對羅伊來說簡直易如反掌,但她卻說無論是出自自尊還是出于愛,她都不想讓羅伊為自己擔心。羅伊送花給她,她寧肯餓著肚子也不愿意把花退回給花店,去換一頓飽飯。她以為自己是堅守著一份最純潔的感情,卻根本連身邊好友的死活都沒有在意。
羅伊寫信說要自己的母親來到倫敦與她碰面。如果這個時候瑪拉能向羅伊的母親坦白自己的境遇,一樣也會得到羅伊母親的援助。但是瑪拉在餐廳等待見面的時候無意看到了報紙上傷亡者的名單里面有羅伊的名字。她在羅伊母親面前語無倫次,顛三倒四,弄得羅伊母親莫名其妙。如果這個時候她能說出實情也不至于使得后面的命運變得如此凄慘。最后,應對不知所云的瑪拉,羅伊的母親憤然離開了。而瑪拉大病一場,凱蒂不得不淪落為妓女為瑪拉治病。瑪拉以為羅伊已死,于是放下了一切期望,也加入了凱蒂成為了妓女。就在某一天她在車站準備接客的時候,羅伊回來了。
命運再次將他們拉到了一齊。羅伊帶瑪拉回到莊園,向所有的親人介紹自己的未婚妻。羅伊仍然深深的愛著瑪拉,他一心一意要娶她成為自己的妻子。瑪拉心中卻藏著深深的恐懼,如果這個時候,她愿意搏一下,向羅伊傾吐出實情,求得羅伊的理解,至少還有百分之五十翻盤的可能。以羅伊對瑪拉的愛,原諒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瑪拉還是逃離了莊園,遠遠地逃開了羅伊。她獨自在滑鐵盧大橋上徘徊游蕩,孤獨絕望的她萬念俱灰,最后走向了急馳而來的軍用卡車。一個女人性格杯具的故事,到此OVER。是單純的讓人心疼,還是愚蠢得令人痛心,這是一個問題。
所以,魂斷藍橋經(jīng)典之余,也能夠給人以警醒。命運杯具不可抗,性格杯具更可悲。這讓我想起了身邊的很多女人,其實她們的杯具和遭遇,很多時候是自己造成的。但是自己卻毫無意識。
《魂斷藍橋》觀后感3
周末看了電影《魂斷藍橋》,故事發(fā)生在一戰(zhàn)期間的英國,具體梗概就不贅述了,網(wǎng)絡上都有,我就寫一下自己對這部影片的幾點感想。
首先,覺得女主人公從頭到尾都帶著悲觀主義色彩,有些懦弱。每次重要關(guān)頭,不想解決問題,總是逆來順受。這種性格也害了自己的好姐妹。羅伊的部隊臨時改了時間,他要早離開,想見他“最后一面”是情有可原的。但因此也害得自己和好姐妹沒了芭蕾舞團的工作,從此走向悲慘之路。從某種程度上說,瑪拉害了自己也害了基蒂。當羅伊的母親來看她的時候,她竟然選擇不去訴說自己的困境。畢竟這種困境的形成是和羅伊的離開有關(guān)。即使她不愿為自己著想,也應該為自己的姐妹著想啊。這是我不能理解的。感覺女主角可能天生悲觀主義色彩,導致自尊心很強,最后也是因為自尊心太強,當然也是因為愛,沒能和男主角走入婚姻殿堂。
其次,我覺得如果她選擇開口,羅伊可能會不去計較過去的事情。可能這件事會對羅伊造成名譽的影響,但真愛是可以排除萬難的。相信羅伊的家庭也可以包容她,包括羅伊的母親都說這件事是否可以再考慮,但瑪拉固執(zhí)的拒絕了。可能那個時代還是太過保守,也可能是出于對羅伊的愛,瑪拉覺得對不起羅伊,也可能只有這樣,愛情悲劇才能給人們震撼。
最后,想說驚奇地發(fā)現(xiàn)《友誼地久天長》這首老歌竟然是這部老電影的主題曲。這首歌應該是蘇格蘭風格的歌曲,悠揚的長笛聲會久久回響在耳邊。一直以為這首老歌是講蘇聯(lián)的,講述老朋友之間的友誼應該地久天長。
《魂斷藍橋》觀后感4
大凡于解放前引進我國的西方電影都會被我們冠以一個具有東方神韻的譯名,而《魂斷藍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據(jù)說當年這個名字是來自一位女士的建議,既富美感又易上口,且頗合嚴復所倡“信、達、雅”之精神,比英文直譯的“滑鐵盧橋”不知強出多少倍。
事實上,之所以有“藍橋”一詞,乃出自于《莊子·盜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周時有一叫做“尾生”的魯國書生,在赴秦國投考為官時認識了一個姑娘,兩人相約在藍橋下幽會。姑娘有事未來赴約,適逢天降豪雨,河水暴漲,而尾生卻不愿離去,死死抱住橋下石柱直至被河水淹沒。之后姑娘趕來,悲慟欲絕,遂抱著尾生的尸體投河自盡。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殉情故事,亦留下了“藍橋”這個著名的愛情符碼。
除了片名之外,在《魂斷藍橋》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其他蘊含著東方韻味的地方。在我國古代經(jīng)典愛情故事中,往往存在著這么一些關(guān)鍵詞:才子佳人、一見鐘情、私定終身、殉情而亡等等,而這些詞語恰恰能與《魂斷藍橋》的故事一一對應。
陸軍上尉羅伊英挺俊朗、前途無量,芭蕾舞女瑪拉嬌美可愛、溫柔善良,是為“才子佳人”;兩人相逢在滑鐵盧橋,甫一邂逅便有情投意合之感,是為“一見鐘情”;第三次見面時,羅伊提出訂婚,瑪拉欣然接受,是為“私定終身”;而最后瑪拉投車自殺、香消玉殞,是為“殉情而亡”。
同時,影片中所重視的貞操觀、門第觀、以及君子一諾千金、女子至死相隨也頗合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瑪拉誤信羅伊戰(zhàn)死沙場,并因窮困潦倒而淪為風塵女子。沒想到之后又與羅伊重逢,羅伊信守諾言,執(zhí)意要和瑪拉結(jié)婚。然而面對羅伊的深情、羅伊家人的關(guān)懷,瑪拉對自己已遭玷污的貞潔深感愧疚,不僅與羅伊家的望族身份難以匹配,更對不起來自羅伊的濃濃愛意。于是,她毅然離開了羅伊,用死亡來證明自己靈魂上的清白和高貴。
《魂斷藍橋》觀后感5
這是一部愛情與戰(zhàn)爭完美結(jié)合的電影。
女主人公是一位專業(yè)舞蹈演員,給一家高檔次劇院當演員,在那個戰(zhàn)爭年代也算的上吃喝無憂。男主人公是一位高級軍官,家庭富裕,且是屬于貴族家庭。男、女主人公在那個戰(zhàn)爭年代一見鐘情。
戰(zhàn)爭調(diào)度需要,男主人公不得不離開女主人公。而那家高檔劇院不允許演員私自談婚論嫁,女主人公因違反規(guī)定也被開除了。接下來的生活可想而知,女主人公長期處于縮衣減食的狀態(tài)。無收入來源的女主人公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報紙上報道男主人戰(zhàn)死沙場后痛苦欲絕,可是生活還得繼續(xù)。女人嗎,走投無路了,在那種特殊環(huán)境下,很容易就吃“青春飯”了。
天公最喜歡愚弄貧窮且善良的人們!男主人被搶救過來了。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他去尋找女主人公。雖然找到了,可是女主人公因自己已經(jīng)不是“處女”,她無法接受男主人公給他的愛,最后自殺了。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原有的一些很封建的價值觀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價值觀的沖擊,現(xiàn)在變得很“開放”,這種“開放”不僅體現(xiàn)在思想上,更體現(xiàn)在行為上,尤其是中國大學生把那些西方價值觀實踐得更是淋漓盡致,不信你可以到高校附近的賓館看看去。我不知道那些目前成雙成對的大學生最終走到一塊兒的會有多少人,如果那些女孩子將來不能跟目前的男友走到一塊兒,如果她們跟電影中女主人公有同樣的思想的話,恐怕中國將會失去很多高成本培養(yǎng)出來的有知識的人啊!
《魂斷藍橋》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