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觀后感周記
《千與千尋》,這部拍攝于2001年的大型動畫,可以說是宮崎駿及其“吉卜力”班底最為人津津樂道也同樣最被稱贊的宮氏作品之一,直至今日,提及于此,仍舊會耳聞眾多譽美之辭,《千與千尋》這部電影,相信有很多大人不會去看,但是一定要去看,這雖然是部動畫電影,但它和現實是結合起來的,和當今的社會很有關聯。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千與千尋觀后感周記”,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千與千尋觀后感周記1
在寒假中,我看了幾部動漫,看完這些動漫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叫《千與千尋》的動漫。
我真不敢想象,如此唯美的畫面,如此鮮艷的色彩,竟出自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宮崎駿之手,而且他的每一部動漫都堅持用手繪,令人敬佩。我不多說了,具體內容,自己去看吧。10歲的千尋和爸爸媽媽進入了幻境,千尋在幻境中迷了路,父母也因為禁不住食物的誘惑而變成了豬。幸好這時千尋遇到了白龍,白龍告訴了她:要想在這里生存下去,就必須工作。
白龍讓她到鍋爐爺爺那兒去工作。于是千尋走進了湯婆婆的辦公室,在千尋的執意要求下,湯婆婆沒辦法,只好讓千尋工作,但是卻把千尋改為小千。于是,千尋不僅要拯救父母還要尋找回原來的自己。小千毫無怨言的給湯婆婆做著安排的苦工,千從中學會了忍耐,我也體會到了:忍耐,可以使世界改變。
小千在給湯婆婆做苦工的時候,遇到了骯臟的河神,她一個人將河神洗凈,結果得到了河神的回贈——一顆能將她父母變回原本的樣子的藥丸。小千在一個下雨天里,看到一個漂泊無臉的人在大雨天找不到避雨的場所,她就把傘讓無臉男了。無臉男十分的寂寞,但是在這時有了小千,所以他心中覺得十分溫暖,想要用金子回報小千。
最后無臉男越吃越多,越變越大。小千將剩下的藥丸給他吃,使他恢復,帶上他一同前往錢婆婆的住處,無臉男留在錢婆婆那,也不再孤獨了。最后小千也回到了原來的那個寺廟前,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回家了。
這一切似夢一般沒有發生過。我從中學會了善待他人,我也體會到了:漂亮可以使你可愛起來,聰明也可以使你可愛起來,但善良更能使你變得可愛。《千與千尋》里那堅強獨立的千尋,使我明白了許多,我要學習千尋,做一個堅強、獨立的人!哦,還有一點就是不要太貪吃,小心被湯婆婆變成一只豬哦。
千與千尋觀后感周記2
宮崎駿的作品都堪稱經典之作,看了他的《千與千尋的神隱》,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視覺性沖擊和觸覺性沖擊十分大,真是一部可歌可泣,令人深思,受益匪淺的絕頂之作,深具教育好處。
千尋的離奇遭遇折射了一個光怪陸離的魔幻世界和人魔之間的恩恩怨怨,以及人世間的情感糾葛。
千尋的父母親在喧囂浮華的城市中靈魂被侵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話說嚴師出高徒,好的家長也出乖的孩子。他們把千尋調教得很有修養,但是自己卻做得很不夠。他們只顧自己的感受,千尋多愁善感,見花凋葉落,頓生傷感之情,見石像而起敬畏之心,他們卻只顧各自欣賞美景,對她不予理會。他們在沒人的店里大吃大喝,千尋作為一個懂事的小女孩,她極力勸阻父母親,他們根本不聽,潛意識里只將她看做懵懵懂懂的黃毛丫頭,結果被懲罰變成肥頭大耳的豬。禁不住誘惑最終會付出代價,自食其果。現實中會有無數誘惑,如果抵不住誘惑,將自陷深淵。
當父母親變成大肥豬之后,千尋孤苦無依,幸得白龍幫忙。千尋最初對白龍心存芥蒂,之后漸漸地信任她,并與這位陌生人建立獨特深厚的友誼。她學會了信賴他人,堅守友誼,知恩圖報。為了拯救白龍,她鋌而走險,克服重重阻難,最終和白龍攜手救出了父母親。說明了友誼的可貴。真正的朋友如虎添翼,能讓事情更快更好地解決。
白龍讓千尋找鍋爐爺爺,目睹那種繁忙的勞動場景,千尋深受感觸。生存就務必奮斗,安于享樂是豬欄的理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實現提升自身的價值務必努力拼搏。生活沒有任何捷徑可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雖然鍋爐爺爺沒有雇傭千尋,但把她推薦給了小玲。他慈祥隨和,像爺爺一樣關心千尋。千尋是幸運的,她出門逢貴人,她又是不幸的,遭遇那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生死懸在一線之間。
湯婆婆窮兇惡煞,起初對孱弱的千尋很是抵觸,不屑一顧,在“腐爛大神”和“無臉人”事件后逐漸對這位瘦小的女孩刮目相看。潛力是證明價值的最好籌碼,是贏得尊重的最佳尺度。大家都受不了那股惡臭,紛紛逃避,唯獨千尋鎮定自若,盡管她也受不了,但她堅持到底,贏得了大家的賞識和“腐爛大神”的垂愛。成功總是垂青于善于挑戰的人。沒人理會“無臉人”,千尋見他可憐,就讓他進來屋子。當“無臉人”大施黃金,幾乎所有的人都紛紛對他獻媚,以至于有幾位被他吞食了。千尋對黃金毫不動心,她當時一心救恩人白龍。之后那些黃金都變成糞土,暗喻了“金錢如糞土”。貪婪導致人性的泯滅,貪念莫起,否則害人不淺。現實中,人人往往因貪戀金錢、美女、地位……而葬送自己,得不償失。敬人者,人恒敬;愛人者,人恒愛,因此之后千尋備受大家呵護崇敬。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終得以完美的結局,千尋一家得救了,重返人世間,享受天倫之樂。
與其說這是一部神話巨制,不如說是現實寫照,是現實的縮影,給人心靈春光般的沐浴。
千與千尋觀后感周記3
剛開始看影片的時候以為是一部恐怖片,膽小的千尋和爸爸媽媽走入漆黑的隧道,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恐怖的氛圍漸漸變濃。
千尋的爸爸媽媽因為個人的貪念受到了懲罰,這不也是在暗示著世間的每個人嗎?隨著劇情的發展,千尋遇到了白龍,這是她在這一時空里的唯一依靠,讓她感覺自己不是孤身一人,這種感覺沒有經歷過的人難以體會。白龍帶領千尋在這個魔法小鎮上生存,和那些“惡人”相處,共度一段人生。
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大家越來越了解片中的人物形象,有些人遠遠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簡單。很多時候第一印象誤導了我們。
千尋克服恐懼,迎難而上,直面自己最害怕的事。這是種擔當,也是自我的挑戰。人是情緒性動物,有些事在不完全了解時,由于恐懼,我們會放大對這件事的負面影響,以讓自己停止前進的腳步。所以我們最終敗在了自己的手上。我們終于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當最后老巫婆一臉嫌棄讓千尋走的時候,她看起來是那么的兇的可愛。千尋、白龍、湯婆婆、無臉男。人生路上有那么多的體驗,豈不美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為生存而努力,我們還時不時地能和命運站在一起對抗,真是件奢侈的事。
遙想億萬年前,我們還是動物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情緒,只有生存和死亡。為了生存我們進化成今天的樣子,卻也丟失了一部分動物的血性。所以,當你有負面情緒時,或許應該想想我是只進化為人的動物,除了生存,別無選擇。
千與千尋觀后感周記4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高中,那時候看時純屬娛樂,還是在課間十分鐘的時候看的,那時沒有去思考,沒有注意里面的情節。
第二次看《千與千尋》是在這次的動畫鑒賞課堂上,在看前老師講了背景,以及她喜歡的并且很有感觸的片段,所以在再次看時,我認真的體會著老師說的那些情節,回來后又再次看了一遍。我喜歡千尋,因為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了千尋的成長,一個膽小,依賴父母,懶惰,不懂得說“謝謝”的小女孩,由于和父母在幻境中迷了路留在環境中,父母變成了兩頭豬,為了拯救父母,她在白龍的幫助下在湯婆婆的澡堂中找到了一份工作,她還被湯婆婆奪走了名字,變成了“千”。在澡堂的工作中,千尋從一個什么事都不會做,嬌生慣養的10歲的小女孩,逐漸成長,發掘自己的潛能,克服種.種挑戰,變得越來越堅強能干。也許每個人都和我一樣,喜歡千尋,在我們心中都住著一個千尋。我欣賞佩服她的善良,她的勇氣,遇到困難時她沒有退縮,看到陌生人沒有害怕,她的善良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就像有一次下大雨,她看到窗外站著的無臉男,就問“站在那里不怕淋濕嗎?”并且當她離開時,她沒有把門關上,想讓無臉男進來避雨,換做現在的我們,我們會怎么做?我想我們更多的是關上門,跑得遠遠地,也許我們連話都不會和他說,心里想著陌生人不要靠近,有危險。千尋真的很善良,天真,即使是陌生人,她也不會猶豫很多。在之后,無臉男會時常出現,跟著千尋。有一次,在千尋洗浴缸時,拿不到藥浴的牌子,無臉男幫她拿來了許多個牌子,這就是千尋善良對待他人的力量吧,她也感染了身邊的人。
在影片中的一個片段,腐臭的河神拖著骯臟的身體來到了神隱,他走過的地方都留下一一灘灘很惡心的臟水,看到那一幕時,我覺得很惡心,如果我在里面,我會怎么做呢?也許我也會像湯屋的其他人一樣四下逃散,跑得遠遠的,或者是躲在一旁看別人怎么處理,即使我向千尋一樣被迫接下這個工作,我可能也會吐,會被嚇暈。所以當我看到河神跳下水池,原本清澈干凈的水馬上變成泥漿,然而千尋步履艱難,一步一步靠近去給河神加水時,我震驚了。一個10歲的小女孩。做了別人不敢做,不愿做的事,并且沒有畏懼,我好佩服她。這如果換做是一開始的那個千尋,可能她會躲在爸爸媽媽的背后,然后嚎啕大哭。現在,她做到了獨立解決問題,勇敢,這就是她的成長吧,是生活給她鍛煉的機會,讓她找到自我。我突然想到來了最近看的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通過一個一個的問題與情節,向我們闡述了真正的自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認識自己。里面有一段話很有感觸,“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的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到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的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內在蘊含著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我們也應該學會去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各種美好的或是不美好的事物當做是上天帶給我們的一份禮物,用心去體會,享受并且臣服。我覺得千尋就是這樣子,當她一個人留在幻境中時,面對一些她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以及困難,她選擇了面對,而不逃避,把遇到的每一件事當做上天的禮物,最終她收獲了不同的東西,有與白龍的感情,與無臉男的相識,與湯屋人的相處,后來整個湯屋的人都被她的善良所感染,這就像書中所說的吸引力法則吧,經歷了種.種的事情之后,千尋變成熟了,她也懂禮貌了,在最后與湯婆婆告別時,她還說了謝謝。在與白龍訣別時,即使有很多的依戀與不舍,但是她沒有回頭,她明白再多的不舍都沒用,這段旅程上有了他們的陪伴就已經足夠,她現在要往前進,這是大家對她的期望。經歷了這些事,千尋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她體會到了上天給她這份禮物的用意。千尋已經長大,再也不是那個吃著飯團,默默哭泣,不懂禮貌的小女孩了。
在神隱湯屋的這段經歷,是千尋生命中永遠的記憶,它帶給千尋成長,帶給她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機會。這個地方,也許是她生命列車停靠的一個小站,白龍是她這段旅程的一個旅伴。再漫長的故事也有完結的時候,行駛的再慢的列車,一個又一個的站臺,在親密無間的旅伴,也有分開的時候。旅途上所經歷的事情,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會被我們淡忘,但是學到的東西,會永遠留在我們大腦深處的記憶之中。
我希望我能擁有千尋的勇敢,不斷前進,而不在意現在的種.種事情,找回最初的夢想,一步一步向前,不放棄。最近,我的心情也很不平靜,很糾結。所以看這部影片時有一些感觸。也許我是一個情感主義者,很多時候對于很多事情都沒有足夠的堅定以及勇敢。在這幾天,我知道了我轉專業的結果,雖然轉成功了,但是心中又多了一些糾結,我不舍得我們現在這個班級,覺得大家都很好,在一起學習了這么久,都有感情了。可是轉專業當初也是我決定的,就像千尋一心想著就出爸爸媽媽同個道理吧,到最后必須離開。我覺得我應該向她學習,正確認識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抉擇,不要老是停留于現在。同時,將我所不舍的,我所想念的都化作我前進的動力,珍惜現在的一切,珍惜身邊的所有人和事,也許,這也是我們身邊的人希望我們做的。我們經歷的這些事都是我們人生旅途中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部分,人生就像行駛的列車,總有到站的時刻,在這一個路程中,不斷地有人上去有人下來,我們要學會去接受,不要停留于過去,過去的種.種美好將會成為我們的動力與美好的回憶,永遠不會被磨滅。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我們不必老是糾結,不讓只會蒙蔽了自己的雙眼,讓我們看不到真正的自我,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過去的事情不是被忘記,只是我們不去想,它們已經化作力量,隱藏于我們心中,支撐著我們。就像最后湯婆婆說的,“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不可能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在千尋的人生旅途中,她已經成長,做出了正確的抉擇。而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我還應該繼續努力,慢慢成長,就像千尋一樣,勇敢前進,找到屬于我的未來。
千與千尋觀后感周記5
我在寒假中看了一部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它是日本漫畫家宮崎駿2002年的作品,是一部很老的片子,原名是《千の千尋の神隱じ》
這部片子講的是十歲的日本女孩獲野千尋(下文稱千尋)因為搬家誤入了神靈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如果不工作就會被變形,變成豬,而千尋的父母因為吃了街上店鋪中的食物變成了豬,千尋遇見了一個叫白龍的十二歲男孩,他是湯屋的管帳先生,也是湯婆婆的弟子,他能化身為一條白龍,而他的行為受到湯屋總管湯婆婆的控制,常常要幫湯婆婆干壞事。他幫千尋在湯屋里找了一份工作,而千尋為了在湯屋工作被湯婆婆強行改名為“千”之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這部片子反映了現代社會的許多現象和現代人身處社會的狀態,我看了之后有許多感受。
影片首先描寫了社會上拜金主義的風氣,在湯屋里只要一有十分有錢的客人來,整個湯屋的人都會表現出奴顏婢膝的樣子,就連湯婆婆也得低聲下氣,而他們真正想要的是錢!而當代社會也是這樣,許多商家不顧手段的要謀取顧客的錢,卻忽略了顧客真正的需要,而那些商家卻口口聲聲的說什么“顧客就是上帝”,我看他們不如說“金錢就是天主”呢!
影片還寫了現代人處在社會中的一種狀態和一味奉承上司的表現,影片中說如果在神界不工作就會被變成豬被吃掉,其實變成豬就影射了清閑的生活,在神界過清閑的豬生活會被吃掉,在人界過清閑的生活會被淘汰掉,所以人們必須天天都繃緊神經生活,但長久這樣人會麻木掉,其實生活也要放松。
在湯屋里的那些人因為想得好處奉承湯婆婆,而對湯婆婆的弟子白龍也是一口一個“白龍少爺”,其實現代人也何嘗不是這樣?
我想其實《千與千尋》只是指出了社會上的一些現象,而這樣的社會還能存在下去嗎?這樣的風氣還能再有嗎?這樣的社會是不是該改改了?驚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