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
學會感恩,為自己擁有的一切而感恩,一個積極的人生觀能讓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高效順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大家可以前來參考交流。
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篇1)
今天,我們三至六年級的學生和家長聽了“中華慈善總會父母學堂-感恩教育走進南油小學——大型公益巡回演講”的講座。
此次講座共分兩個部分,一是感恩老師,二是感恩父母。我講一講感恩老師吧。
老師,在我心目中如同父母般偉大,演講的王老師給我們講了個故事:在5.12汶川大地震時,有一名中學的李老師立刻沖了出來,喊道:“同學們,地震來了,快跑出來吧!”這句話一下子讓同學們立刻撤離了,只有李老師和六個沒來得及逃的同學在底下。當他們聽到上面有聲音的時候,李老師立刻讓同學們大聲喊。因為被埋得太深了,聲音聽不見,正當救援人員來的時候,李老師已經沒有呼吸了。六個同學救了下來。老師把我們看作自己的孩子,寧愿自己死也不愿同學死。所以,我要好好學習,考試的時候作文寫得快一點。
本次活動讓我們知道要懂得感恩,學會感恩,讓我們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p>
感恩是指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種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感恩教育也是學校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今天下午年級組織了一次公開主題班會,主題是《感恩》,由指定班級舉辦,年級的所有的班主任都來觀摩。舉行公開主題班會的目的就是想讓班主任學會如何開班會,學會充分抓住主題班會這個主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是很多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當然不同學校,不同學生,這種班會的方式,特點也不盡相同。
本次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是分下列幾個步驟進行的。
第一部分是感知父母愛。先通過多媒體幻燈片播放的形式,講述了發生在汶川地震中的廢墟下母親保護孩子的動人故事,從而喚醒母愛的偉大。然后班主任發動學生講述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產生感情的共鳴。接下來讓學生作自我反思,對待父母的愛,你是怎么做的,你對父母關注多少,了解多少。 一些學生代表發了言,從這些發言的學生身上可以看到,當今的孩子自私的很,對父母漠不關心,只知道從父母身上索取,而不知回報,至少一點點的關心都很少。
第二部分抒發感恩之情。首先由學生進行配樂詩朗誦《感激》,煽情的詩,加上富有感染力的音樂,把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了,大部分學生低下了頭。有的淚流滿面泣不成聲。然后由學生表達心聲,講一講以后自己怎么回報父母之愛,感謝父母之恩。學生們這是非常踴躍。有的說要好好學習,考上理想大學,完成父母的心愿;有的說以后聽父母的話,不在和父母頂嘴;有的說從現在做起,回家之后,要幫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在一種比較凝重的氣氛下,學生們表達這自己的那種決心。最后全班學生起立,共同喊出內心對父母的承諾,把班會推向了高潮。
這次班會應該說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喚起了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的那份感恩與父母的情誼。在班會的組織上也是比較順暢的,確實也起到了教育學生的作用。
但是我總覺得這次班會,還是有些欠缺和遺憾。關于感恩,它的意義有很多很寬泛。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孤獨的,我們身邊的人和物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生存空間,讓我們的生存有了意義,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因此我們需要感恩的對象很多。因為我們的父母給我們的愛是最多的,所以想的更多的是感恩于父母。應該讓學生知道感恩是一種責任,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是一種陽光的普世情懷。我們對周圍的任何人和事物,都應該心存感激之情。在佛法中,經常說“報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攝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養撫育我之恩;三、感念師長啟我懵懂,導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養滋潤我色身之恩。我們感念眾生曠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陽供我光明與熱能,空氣供我呼吸,花草樹木供我賞悅;感恩于我們的同窗,他們給了我學習的環境,感恩同路人,他們讓我的行程不再孤獨。因此感恩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感激之情的表達了,已經成為了做人的基本準則了。因此在班會的后半部分,應該把感恩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來說,從感恩是做人準則的角度去引導學生,從而使感恩教育得以升華。
從一個人的成長的角度來看,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同這樣一個規律:心的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的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的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的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愿感恩的心改變我們的態度,愿誠懇的態度帶動我們的習慣,愿良好的習慣升華我們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獲我們美麗的人生!
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篇2)
人生在世應該學習的東西很多,但首先要學會感恩,這是做人做事的基點?!案嵫蛴泄蛉橹?,烏鴉有反哺之情”。作為自然界萬物之靈長的人,更應該有情有義、知恩圖報。我們國家歷來就是
一個講道德、重情義的禮儀之邦,幾千年來流傳的知恩感恩的佳話不勝枚舉。
偉大的思想家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由此我想說:生活中不是缺乏讓人感動的人和事,而是人人應有一顆感恩之心。在人生旅途,個人能力再大也只是滄海一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僅對父母要感恩,對同學、對師長、對朋友都應如此。
感恩父母,這是做人之本。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兒女毫無功利的摯愛,兒女用一生回報都不為過。我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做一道數學連線題時,把一塊磚跟25克相連,并在題后寫了一句話:我爸爸是個搬運工,每天靠搬磚賺錢,如果每塊磚只有25克重,那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老師在閱卷時寫下了4個字:愛心無價。”這名小學生對父母的體恤之心難能可貴。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成人不容易,想一想我們自己在生活中又該
如何感恩父母?對父母感恩并非一定要給老人家錦衣玉食,平時多替父母做點小事,作為學生的我們認真學習也是對父母的感恩,生活上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多理解他們,少讓他們因我們而生氣,他們就會備感榮耀,十分滿足。
感恩父母心得體會
高二班戴瑞娜本周一按計劃開了“感恩父母”的主題班會。
這次班會使我感觸頗多,人生在世應該學習的東西很多,但首先要學會感恩,這是做人做事的基點?!案嵫蛴泄蛉橹鳎瑸貘f有反哺之情”。作為自然界萬物之靈長的人,更應該有情有義、知恩圖報。我們國家歷來就是一個講道德、重情義的禮儀之邦,幾千年來流傳的知恩感恩的佳話不勝枚舉。偉大的思想家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由此我想說:生活中不是缺乏讓人感動的人和事,而是人人應有一顆感恩之心。在人生旅途,個人能力再大也只是滄海一粟,古今中外,概莫
能外。不僅對父母要感恩,對同學、對師長、對朋友都應如此。感恩父母,這是做人之本。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兒女毫無功利的摯愛,兒女用一生回報都不為過。我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做一道數學連線題時,把一塊磚跟25克相連,并在題后寫了一句話:我爸爸是個搬運工,每天靠搬磚賺錢,如果每塊磚只有25克重,那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老師在閱卷時寫下了4個字:愛心無價。”這名小學生對父母的體恤之心難能可貴。父母
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成人不容易,想一想我們自己在生活中又該如何感恩父母?對父母感恩并非一定要給老人家錦衣玉食,平時多替父母做點小事,作為學生的我們認真學習也是對父母的感恩,生活上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多理解他們,少讓他們因我們而生氣,他們就會備感榮耀,十分滿足。
在班會上我們觀看了一個視頻,許多同學都潸然淚下。45分鐘似乎太短了,
班會結束了,但同學們都受益匪淺。
我們的人生之路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到底哪一縷陽光最耀眼?有人說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有人說是給予別人幫助??而我認為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最燦爛的陽光應該屬于知恩圖報,感謝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個人。是的,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
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篇3)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么的興奮,心里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盡管他們知道這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么的興奮,心里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盡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仍然感到很欣慰?;叵肫饋?,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在為爸爸媽媽服務的那一天時,我想爸爸媽媽是多么希看那一時刻能夠停留片刻,吃著我蒸的飯,都贊不盡口,說:“我兒子真行!~是啊,我吃著自己做的飯都那么香,何況是父母呢?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斗,做出一番事業,在不久的將來,希看我能夠成為一個老板,讓爸爸媽媽興奮,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就算工作再忙,也要經常打個電話回往跟他們聊聊天,或者有時間的話經常回往看看一下他們,由于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后最想要的,也是最渴看的。總之我一定要讓爸爸媽媽快樂,讓他們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的人,是父母賦予我血肉之軀,養育我長大,又教會我們熟悉自己,熟悉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母愛是海,熱和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往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爸爸講完題后,我仍不明白時,老沖著自己發火和媽媽的嘮叨,這些都是他們賜予我的愛!
從今以后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樣享受著父母帶來的愛,而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關懷。
這學期為了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切實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即感激父母的養育,感激老師的教誨,感激同學的幫助,感激社會的關愛;增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集體,從而提高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提高思想道德素養,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我們一如既往的開展了感恩教育活動。
1、開展主題班會,以班級為主體,組織“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班會的內容主要以感謝父母感謝老師為主,讓學生深刻領悟親情的同時,能把對父母的感恩以及對師長的感恩更好的付諸于行動。
2、完成一次“感恩”作業,作業的內容就是學生自己像父母調查了解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所需的費用,以及從小到大享受的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學生在完成作業后要寫出自己內心地感受,并在班上交流,共同領悟父母對他們的恩情。
3、出一期以感恩為主題的辦報,在學生中起到更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4、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把感恩落實到行動中,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5、在學生中間開展同學如手足的活動,鼓勵他們互相珍惜友情,互相幫助。
6、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身邊發生的感恩故事,增強學生“孝敬長輩,關愛社會”的思想意識,從而以實際行動,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為父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增進感恩體驗。
通過我們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學生更懂得了愛父母、愛老師、愛身邊的人,總之,感恩教育作為一項活動畢竟要落下帷幕。但是作為一種品質的修養,“感恩教育”應該成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話題,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永恒主題。只要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相信天空更加蔚藍,陽光更加燦爛,生活更加和諧、幸福。讓感恩教育進行到底吧!
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篇4)
《感恩父母》這本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父母對子女種種愛的故事。無論貧窮還是富裕,幸福還是痛苦,健康還是疾病纏身都催人淚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小,我們就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長大,他們是最關心最愛我們的人。
當我們面臨人生當中最悲痛的事情的時刻,父母的一個微笑使我忘記了悲痛轉而坦然面對;當我們承受著失敗的痛苦灰心喪氣的時候,父母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使我挺起了胸膛,恢復自信~~~~~~這一個又一個溫暖的鏡頭,我們怎能忘懷?爸爸和媽媽是我們一生當中最不能忘記的人吶!從我們懂事的那天起,父母就把全部的心思投到了我們的身上,別的小孩有什么,我們就算難也照樣有,不會比別人的差,因為他們知道,一定要讓孩子度過這美好的童年,絕不能讓孩子有半點的遺憾,以后回憶起來也是十分甜蜜。其實,打從那一天起,爸爸媽媽高大的形象就已經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永遠保存著,無論如何都忘不了。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他們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啟迪我們的思想,從小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當我們拿著滿分的試卷和獎狀帶回家時,父母的言語中充滿了優越與自豪,幸福得無以言表:當考試落榜了,回家以后,看到的是父母親的哀嘆,母親的淚水,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這個心愿破滅了,再也沒有挽回的余地。但是,我們還是無法忘記父母幫助我們闖過了一道道“鬼門關”,贏得了徹底的勝利的事。也許,多年以后,我們考上了名牌大學,父母的臉上會露出笑容,那種笑容是欣慰的笑容,是興奮的笑容,但是,在這笑容的背后,隱藏著多少的酸甜苦辣,多少的汗水與心血。湊近了,即使離得遠遠的,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父母頭上的銀絲又多了,父母鬢發斑白也正是我們事業有成的時候,成為了祖國的棟梁之材,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想保護的東西,也許自己是身處異國他鄉,但是心中卻想著如何回報一手帶大自己的父母。
多年以后,當你回眸往事,有些事情也許已經忘記了,但有些事情卻永遠都無法忘記,你會深深地懂得,童年時期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其實就是對你的愛。所以,我們無論如何,甚至在異國他鄉,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父母,“烏鴉反哺”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動物之間都存在著感恩之情,我們人類之間怎能不存在呢?
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篇5)
還記得小時候,一次,我帶妹妹去書店看書,下午四點多時給媽媽打電話,說半個小時左右就到家了,可是,當放下電話時,便牽著妹妹的手去公交車站,等車,等了一輛又一輛,可是,我們要坐的那輛車始終不來,我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于是,我就說:“我們換一輛車吧?看看能不能到家”我對妹妹說,妹妹自然是聽我的,這一說不要緊,我們便做了另外一輛車,路途似乎有些異常,車邊開,我邊看,突然意識到:“我們坐過站了,立刻在停車時下了車,看看牌子,十四站,天啊!”我們坐過了十四站,這時的天已經黑了,我和妹妹,不得不重新坐車,返回去,坐在車上,心里撲騰撲騰的跳,心里想:“父母肯定急壞了”可是,又沒辦法與父母聯系,到該下車時,又早下了幾站,又冷又餓的我們身上已無一分錢,不得不走路回家。當到家時,家里的店門已關,不一會兒,我的一個好朋友攙扶著我已哭得泣不成聲的媽媽走了過來,朋友向我敘述,這一小段時間媽媽為了找我們,都快急瘋了,不一會兒爸爸也從外面回來了,也是因為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在外面找了我們好久才回來的,爸爸看到了我們,眼睛都濕潤了,有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經歷過那么多風雨的爸爸都不曾見他流過淚滴,想到這里,頓時,將我們姐妹倆強硬拉到屋里,狠狠的訓斥起了我們,當我抬起頭,看看表,已是晚上九點多了,難怪爸爸會那么著急,那么傷心,那么生氣。原本只有半個小時時間就可以到家的路程,我們卻花了四個多小時才到家,看看爸爸媽媽那么傷心難過,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該坐不確定路線的車,更不該不給父母打個電話,讓父母為我們那么操心,幸好我們沒有出什么事,不然,父母真是欲哭無淚了,因為,爸爸媽媽真的是太愛太愛我們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在漸漸長大,難免不了會有煩心的事涌上心頭,我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常常會因此而心情低落,然而,爸爸媽媽也會因此問我,怎么了?怎么會心情不好呢?可以說說,我們一起來分擔,爸爸媽媽便會很耐心的聽著我講述心里的話,慢慢的,也就養成了,我心里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同父母溝通,爸爸媽媽是我最好的傾聽者,非常的關心我,愛我,關心我心里想什么,有時,在學校,會遇到一些高興或者傷心的事,成功或者失敗的事,,我知道,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時,能耐心傾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的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時,會衷心為我們祝福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失敗時,能給與我們安慰的是父母。
還記得工作時,就覺得很辛苦,很累,錢怎么那么難掙,生活怎是這般的艱辛,有時會累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受委屈時,就會想要放棄,可是,想想父母,他們養了我們這么多年,付出的艱辛和委屈,可“是”我的成千上萬倍呀!他們都沒有放棄,我怎么可以放棄,縱然困難再多,路再難走,我也不可以放棄,不可以停止前進,因為這是父母交給我的,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交給我的,感恩父母,更可以說是從心底里對父母真實的感激,感激你們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傳授了我那么多人生財富。
因時間的飛逝,父母已不再年輕,生活的千斤重擔,有時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的壓力是我們不能夠體會的,而我們能夠做的是,好好學習,努力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因為父母所有的辛苦和壓力都是為了我們,不要再讓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操心了,給他們多一點問候,多一點愛,想一想,從小到大,父母為我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卻從無怨言,他們為我們付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快樂,那么的高興,感恩父母對我滔滔不盡的愛,有一句歌詞寫到有愛才有家,有家才不怕,不管你路漂泊,漂泊到何方,愛是永遠的家,感恩父母給了我一給溫暖而又幸福的家,我好愛好愛你們。
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篇6)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記
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鞓肪蜁谀阄疑磉?。感恩的心,是用心來傳遞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理解。但我相信,只要有心,那么這份愛就將傳遞的更遠,流傳的更悠久。
感恩父母是不分實踐,不分地點,不分遠近的!它不只是一句話而已,更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來體現。孝道是我們一生的課程,沒有結課,沒有秀,有的只是做與不做。在父母身邊時,多親近父母;不在父母身邊時,多想念父母,經常打電話。我認為學會感恩,做家務多交流是很好的方法。
我的假期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家里的,當很多同學在開心的聚會,很多同學在計劃著到哪兒去旅游,或打工做兼職的時候,我就在家里乖乖的呆著,做著放假之前媽媽在家里做的那些繁雜而重復的事情,雖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可以盡一份孝心,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經過一假期的勞動,我真的從辛苦中體會了父母的不易。當父母因為我這小小的舉動而那么高興時,我的內心有喜悅,有自責。。。那一瞬間,許多復雜的感情在我的心頭澎湃。
從我懂事起我就一直想要回報父母。小時候以為聽話就好,學習好就好,干干家務就好,就是“懂事”、“孝敬父母”了;長大些以為“自己自立,不讓父母為自己太操心”、“現在努力,以后為爸媽創造的生活條件”便是“有孝心”的表現。事實上這些想法有一些膚淺?;蛟S,面對他們年歲的增大,慢慢的衰老,他們更需要的,除了生活上的照顧外,是精神層面的交流。當今科技發達,青年人手一部手機或是電腦。當我們回家后基本上打開手機電腦做自己的事,卻忽略了和父母的交流溝通。我們的上一代多不會使用電腦等科技產品,他們平日空暇時間無所事事時內心會空虛,希望與我們子女多聊聊,然而得到的卻是一個個面對電腦手機的背影,這不是有些殘忍嗎?在家做做家務,陪父母聊聊天,對父母的安慰是很大的。
衣食住行,學問大而廣,煞費腦筋。首先是落腳地兒,牽扯買房裝修的質量、價格、交際等問題;買的電器還要會看說明書;洗衣、燒菜、安全、維修等等也不得不考慮;更別提養花種草,修身保健之類的休閑消遣了。讓生活良性運轉,真是不易啊。想到這些,我不禁佩服自己的父母,他們在這些方面處置的井井有條。
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會讓父母倍感安慰。就先說疊被子吧,每天早上鼓勵自己早起鍛煉減肥,收拾家務。疊被不是苦事,起床后拉簾開窗,掀被通氣,過一會兒再來疊整齊,蓋上遮布。我有時也想過,直接把被子鋪在床上,不必疊,也恰好省得晚上再鋪。但轉念想,不疊被像什么話,一大早就這么慵懶,整個一天不都得松松垮垮似一灘爛泥?一日之計在于晨,積極向上的開始預示著充滿活力、踏踏實實的一天。疊被是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節。整齊的被子賞心悅目不說,還體現了一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達觀的人生態度。
然后就是清理房間,撣土,擦抹,掃地,拖地,倒垃圾,燒壺開水。這些雜事看似容易,實則很累。每天晨練回來,做這些事就得一個小時。雖然累,權當鍛煉身體,累中作樂吧。家里的地面,一般大掃一次就可以了,平時飯后大概掃掃塵土和頭發,貴在保持嘛。不過地面上的頭發最惹眼,以至于“掃頭發”幾乎成了“掃地”的代名詞,地面臟也多半是因為有發絲。尤其是梳頭洗頭時,掉的頭發最多,需要及時清理才可。
說起做飯,就是件的家務了。一日三餐,燜飯,炒菜,煮面,烙餅,蒸饅頭,下餃子樣式五花八門,各有講究。以前多次想學的,終沒下定決心,只是站在旁邊看,不動手,根本記不住。加什么佐料,放多少醬油等小細節更是讓我頭昏腦漲。然而這事不能再拖了,年齡不饒人,尤其想到同齡人有的都會做好幾種菜式,不禁感到自己矮了半截。
每次做飯時間,我站在媽媽身邊,聽她吩咐,精心操作。學習炒菜,需要技巧。切菜時持刀不能太靠后,既不能鋸,也不能剁,還要以指關節頂住刀背以護手指。我是個左撇子,用右手拿刀很別扭,但又必須如此。種種要點的靈活把握,需要時間和反復操練。學習烙餅,首先要會揉面。倒上兩碗面,邊灑水邊攪拌,面混在一起差不多了,放上2個鐘頭,再揉就有勁道。做烙餅費油,和上面菜后,放進鍋里,加點油,勤翻騰。看著自己做好的第一個餅,吃起來倍兒有感覺。雖說倒油時,懼于想象中濺油的威力,舀油時小心翼翼,伸長胳膊傾入鍋中一點點便引起媽媽不滿,甚至后來被其親自代勞。唉,好吧,我確實有點笨,不過良好的開端不是成功的一半嗎?學習燜飯淘米,講求的是水和米的搭配,水放多,太軟;水放少,太硬。總之把握量很重要。
最愛一家包餃子,其樂融融的好風景。媽媽搟,爸爸包,我則一會兒搟,一會兒包,聽他們聊天說笑東拉西扯,偶爾摻和幾句。餡子較干,我則包得順利;倘若菜析出的水多了,包不及就走水,最后弄得餃子皮黏黏的,不得不撒上些面粉,搗鼓半天,勉強湊成個模樣;如果問題大了,便讓爸爸修補一番。搟皮不甚快,趕不上爸爸包,心中發急就手忙腳亂,有時見勢不及,就不按套路了,干脆搟幾下再抻幾下。依這等干法速度倒也提高了不少,呵呵。搟起來挺帶勁兒,一直搟到手心發癢,想罷手,眼見剩得也不多了,索性一并都搟完了。一回生,兩回熟,多吃幾頓餃子,自然上套路了。小有成就,心中自我感覺良好。當然了,做飯時間正是一次很輕松很平實的和父母交流的機會。談談新聞報道的國家大情,電視里的奇聞異事,或是講述我離家期間親戚鄰居的家常,以及我在學校的生活感想,困惑等等,邊勞動邊交流,氣氛溫和,是和父母交流的機會,更利于提高自我的家庭責任感。
飯后處理工作便是我的拿手好戲了。相比做飯,這容易得多,我也更樂得接受。抹桌掃地,一會兒的工夫;洗碗刷鍋,泡一泡,刷一刷,沖一沖,簡潔明了;末了擺擺椅子,清理池子,工序毫不復雜。就是動作慢,飯后至少忙乎半小時,不像媽媽十來分鐘搞定,還很整潔。我不禁感慨:生活不容高來高去地空談,只許腳踏實地地真干,哪怕一頓飯,也毫不含糊。
洗曬衣物窗簾等恐怕是相當浩大的工程。媽媽每天都會為此奔波于陽臺,穿梭于衛生間。我能做的,最最起碼盡量不添亂,不能制造麻煩。回家前自己能洗的衣物就在學校自己解決了,少帶了麻煩回家;回家后的最初幾天,把自己換洗的衣物自己洗好了。洗完腳自己順便將襪子一并洗了。平時在家注意盡量保持衣服的潔凈。家里沒有洗衣機,媽媽只能手洗,我一般會幫她投一投,弄弄衣架,誰讓自己大件衣服總是洗不干凈呢。不過我會努力的!
每天晚上呢,我會抽出時間來陪陪爸媽。陪爸媽聊天,陪爸媽看電視,陪爸媽逛街散步,看看煙花,看看燈會。。。跟爸媽拉家常,聊聊鄰居的趣事,排解父母內心的壓力,舒緩父母因為工作家庭等麻煩事引起的不快心情。看著父母那爬滿歲月的額頭,看著那飽嘗雨露風霜的脊背,看著那飽經艱難困苦的絲絲白發,一種莫名的感觸涌上心頭。
假期里日復一日地重復這些事情,說實話還真有些堅持不下來。其實我自己很懶很貪玩的,不是很想做這些,但是又不想看著媽媽一個人忙來忙去的,心里很愧疚。比如說有時候好不容易玩電腦玩得起勁的時候,媽媽又在忙了,我不得不狠心扔下我的電腦幫媽媽做事,媽媽總是閑不住。有時候會厭煩這些,但想想媽媽常年如一日的做這些家務,我做這么幾天又有什么該抱怨的呢?
通過此次假期社會實踐,我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我知道,作為一個大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往大了說,實現中國夢,肩上撐起的不單單是學習的使命,更有著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為將來打下基礎。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受益匪淺,也積累了不少生活上的小經驗,極大的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母愛是船,父愛是海。母親的愛,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父親的愛,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是父母生育了我們,讓我們體驗生命,了解這時間的萬物;是父母讓我們不斷成長,讓我們明白一個又一個人生的哲理;是父母幫助我們度過難關,在我們心靈孤獨時給予我們力量。
我明白了當父母的辛苦,雖然以前都是只知道父母很辛苦,但這次卻讓我真正的體會到這點。要操持一個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爸爸媽媽每天對著同樣的事物也會厭倦,有時候干完活看會兒電視是爸爸媽媽的娛樂,以后我一定要找多點娛樂給爸爸媽媽,多陪陪爸爸媽媽。
經過這次活動,我決定要承擔起一份家庭責任。不僅僅是單純的做幾次家務就可以了,更需要我們承擔責任,持之以恒。做家務不能只有三分鐘熱情,不能怕麻煩,不能帶有抵觸情緒。要從做家務中,切實體會父母的辛苦,并心懷感恩之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減輕他們的負擔,還要從做家務中尋找快樂,培養自己的責任心。我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做,為父母盡孝。
生活上的照顧,即使我們做的再多,都也是微不足道的幾樣,和父母把我們從嬰兒撫養到現在所付出的汗水心血是斷然無法相提并論的。撫養子女是父母的責任義務,而回饋他們是我們的責任義務。我們在長大,而他們在衰老。我想,物質的回饋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心靈的親近,子女的傾聽,來充實他們的心。
感恩父母講座觀后感1000字(篇7)
以前總寫感恩父母,以前總說感恩父母,可今天聽了鄒老師的演講,我發現,以前沒真的去感恩父母。三次回眸令我震撼。
第一次回眸——問。
你每天都和父母說聲辛苦了嗎?你總嫌你的父母嘮叨嗎?你給父母洗過腳么?三個問題打得我措手不及。父母奔波一天,很累的,只為了我,還要裝很輕松的樣子,而我呢,心安理得,覺得那是“應該的”。每當父母問起一天怎么樣時,心暖暖的,可一晚上多問幾次再加上早上一醒來父母又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我煩了。小學老師雖留過給父母洗腳的作業,可媽媽一拒絕我便沒有堅持。上了初中讀文章,寫一個青給媽媽洗腳時明確了人生:明知道“握母親的腳在手,其實握著的是自己一生的命運”這樣的真理卻不行動。我不禁問自己:為什么把父母的辛勞當做應該的使?為什么要煩父母?為什么沒為父母做過任何事?我捫心自問,很是自責,這第一次回眸使我震撼。
第二次回眸——看。
跪在媽媽身旁,看著媽媽,想起媽媽從前水潤的臉。而現在有些瘦,還有了點皺紋。那么令人心疼,是不是太辛勞了呢?還有,小時吃草莓,最大,最紅,最誘人的那份便是我的,可是有一天,爸爸吃起了我的那一份,自私的我大聲制止爸爸,并憤憤的說我的不是,爸爸怎么說怎么做我不記得了,可一回想起來便臉直發燒。現在的爸爸,和以前相比,少了一份年輕,多了一份滄桑,少了一份氣盛,多了一份包容,可等他老了呢?他一定已經走不動路了,他會需要我來照顧,他會笑著看我,哪怕我正在吃已經屬于他的那份最大、最紅、最誘人的那一份草莓,一定會的。而我呢?等父母不在年輕呢?我不禁對父母說:“我會給你們防老的!”父母臉上只是帶著欣慰和絲絲憂傷的微笑。這第二次回眸一看,使我更加震撼。
第三次回眸——憶
閉上眼,回憶我們的過去,幾個場景如過電影般從腦海飄過。小時候,父母撫摸著我的腦袋,“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呀?”長大有什么好的呀?長大了就要獨立了,可以自己掙很多很多的錢!我長大掙錢而來要給你們買好大好大的房子!微笑綻放在臉上。小學時,過后..............“沒關系的,沒什么大不了!”“可我又沒考好!”“又是馬虎!只要你下次加油,仔細審題,一定沒問題的。”“可..............”“相信自己呀!“好的,我會努力的!”心中種下信念的種子。上初中了,考試前一天晚上“怎么辦呀!我緊張!”“不用緊張,只要你是真才實學,會成功的。記住,真正鮮麗的花,就能經歷一次次風雨的洗禮,只有假花才會害怕下雨?!薄胺判陌?!我心中已經有數了。”一次次的鼓勵,一次次的溫暖,讓我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父母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從呀呀學語到長大成人,他們付出的辛勞,數也數步盡,說也說不清,第三次回眸——憶,讓我極為震撼。
在鄒老師的引領下,我終于明白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如此之多,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感恩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我是船,父母便是那水;我是葉,父母便是那樹;我是鳥,父母便是那天;我是云,父母便是那風。我離不開我的父母,他們對我的恩情我一定要報,讓感恩父母的種子種在我那小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