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
觀后感不僅是一個表達自己想法和見解的機會,更是一個記錄自己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要怎么寫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供大家參考。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篇1
今天我們班家委會的爸爸媽媽們組織我們去參觀了大唐西市博物館。在博物館里我們看到了唐代人穿的衣服、古代的銅錢、古代的存錢罐名字叫做“陶卜滿”、兩塊很大很珍貴的白玉,那是古代信火族的白玉,和銅做的一文一武的將士等好多的文物。其中我覺的“陶卜滿”最好玩,陶卜滿上面有一個小口可以直接把錢放進去,但是取錢的時候必須要把陶卜滿打碎,人們不舍得打碎陶卜滿,這樣就可以幫助人們把錢贊起來。
導游阿姨還告訴我們:以前外國人不叫外國人叫做胡人。
今天我們在博物館里不僅學到了很多唐代的知識,還增進了我們小同學之間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之間的了解。我們度過了非常快樂的一天。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篇2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千年運河為主題的博物館。它位于杭州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南側,建筑面積一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五千余平方米,分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等。
首先我們先來都了序廳,序廳里滿是船舶,整個序廳都是關于古代船舶的知識,
介紹了古代當時民工與船舶之間不可分離的故事。
接著我們來到了第一展廳,第一專廳充滿我們眼簾的是民工的勞動形態與古代的帝王人。在這一展廳讓我大漲見識。讓我認識到了從前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事物。讓我大開眼見。然后我們步入了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
從這一展廳我體會到了從前人名的辛勞。用那么簡陋破舊的石器,創造出了那么多得奇跡與輝煌。人名在但是利用那么簡陋的器械,做了許多我們現在也在做的事情,但是效率往往還比現代的機器快,從這點讓我非常的佩服。
運河博物館還有幾個展廳,我無緣相見,由于時間與道路的種種原因使我無法繼續這趟奇妙神秘之旅,是我很遺憾,但是是我欣慰的是也見識到了那么多我從未涉及的知識,是我又充實了好多知識。這點讓我還是值得欣慰的。來過了這個運河博物館使我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感覺。體驗到一種莊重又帶點神秘的感覺。是我感覺很新穎。所以我以后繼續會去不同的博物館繼續體驗這種神秘的感覺。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篇3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又來到了扇博物館,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是以小學生的身份重新又參觀了一遍博物館。
我先是在門口體驗了手工剪紙,然后進入博物館內參觀了各式各樣的扇子,大大小小,有團扇、折扇、儀仗扇、長柄扇等。每次去都要體驗兩個游戲,一個是用扇子揮去壁畫上覆蓋的灰塵,還有一個是用手柄搖控漫游扇街。之后我還碰到了張佳愿,真是非常地開心。
之后,我還去了手工藝活態展示館,在里面親手做了一面鏡子,真是太棒了。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篇4
前幾天爸爸說要帶我去參觀洛陽博物館,我很高興,乘車到了博物館后,拿了票就進去了。
進去后我首先看到了洛陽的介紹,原來以前的中國只有洛陽這么小的土地,后來慢慢地擴大,成了現在的中國,還知道歷史上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比如夏、商、西周、東周、后晉、后唐、后漢等等,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夏朝的東西,在沒見著以前,我以為夏朝的東西上刻有精美的花紋,而且看起來很美,但是一見到夏朝的東西我才發現,夏朝的東西全都是用陶做的,上面也沒有花紋,酒壺是個圓柱體,然后在中間挖個深洞就成了,不用教我,我自己就會做,酒樽有點奇形怪狀,它底下有三只“腳”,上面頂著個“鳥窩”,再在“鳥窩”上面做一個把和一條“河道”,酒樽就做好了,還有幾口鍋,大的驚人,最大的有現在三口鍋那么大,但卻有兩個小小的把,這口鍋得需要多少人才能提得動啊!我們看完夏朝的東西后又去看商朝的,商朝的東西精美了許多,我發現商朝已經有了鏡子,它全身都是用銅做的,能照出人的影子,我見到官的印是用玉做的,而且很小,夸張一點。這印只有一粒豆子那么大,我看到了幾把劍,是用銅做的,很鋒利,只是有點生銹。我們轉來轉去,看到了一盞燈,上面有許多燈臺,最上面是一個大燈臺,還有幾條龍,要是晚上點起來肯定很漂亮。接著看周朝,周朝的東西已經有點像現代的了,而且還有金的、銀的、玉的,看了一圈后,我們上了二樓,二樓的馬俑做的很精美,很漂亮,我在那里發現了兩把劍,我拿起一把劍和爸爸假打起來,劍可真重啊!我好不容易才舉起來,搖搖晃晃地打出去,打完后又轉了會兒,玩夠了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博物館里真好玩,我還想去那里玩。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篇5
午后的學校沐浴在太陽的光輝下,顯得格外的朝氣蓬勃。同學們三五成群地拉著手,悠哉悠哉的向博物館走去。一路上,秋風習習,我憧憬著博物館的龐大和古物的豐富及歷史的悠久。
一進大門,映入我眼簾的是高低不平的琴銅器,它們整齊地擺放在展示框里。共有12件造型精美的青銅器,每個青銅器背后都蘊藏著朝代的背景及文化禮儀。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青銅器是祭祀禮器——豬尊。它上面雕刻了許多精美的花紋和凹凸不平橫縱交錯的線條。它雖然只有腹部刻著引人注目的八卦圖,但是它創造于西周時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豬尊高22.4厘米,長39厘米。也許卓文王和博學多才的姜子牙祭天神,拜地神的時候就是拿它來盛酒的。他們一邊灑酒,一邊向天發誓:“絕不助紂為虐,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博物館里,我還看見了精致的鳥尊。龐大的壺,在燈光下照耀出歷史趣味的龍形弓和引人入目的酒杯。
剛同學們一邊漫步,一邊向教室走去時。我腦海里浮現出西周時期那派農民安居樂業的景象。在溫暖的陽光下我慵懶地揚起下巴腦海里幻想著男耕女織,老人小孩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情景。
隨心所欲的球風蕩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樹葉互相摩擦,簇簇作響。好像在說:“快點回到現實吧!同學們都回教室。”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篇6
參觀國家博物館舉辦大型主題展覽《復興之路》歸來,心潮澎湃,感觸良多。
“復興之路”通過1150多件珍貴文物和980多張歷史照片,回顧了自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為實現民族復興的種種探索,展示中華民族近170年復興之路。從太平天國運動到辛亥革命,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獲得獨立解放,國家繁榮富強。
作為圖書館員的我,我非常關注這次展覽中珍貴的文獻。清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標志著清王朝的覆滅,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結束。《時局圖》深刻地、形象地展示19世紀末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豆剖的嚴重危機。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讓中華民族有了新的選擇,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書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崛起,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這里的一件件文獻見證了中華民族從落后走向繁榮的復興之路。
今天,中華民族的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作為國家圖書館的青年黨員,在我們的身上應該有歷史責任感。國家的復興離不開科技,思想和文化上的復興,全民素質的提高決定了社會的發展。這樣國家的復興才有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因此我們當代青年一定要奮發圖強,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努力為推進國家圖書館事業發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做出自己的貢獻,為實現國家和民族的復興而奮斗。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篇7
結束了中山紀念堂的參觀,時間尚早,我們爺孫倆步行來到西漢南越王墓參觀。
還是06年我參觀過南越王墓。它位于市區北部象崗山,和著名的越秀公園僅一路之隔。南越王墓是1983年考古發掘的嶺南規模最大的唯一的漢代石室墓。出土文物一千余件(套),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它集中反映了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嶺南地區地理、政治、軍事、社會、經濟、和文化概況,是最著名、最有價值的一處古跡,被列為我國二十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越王墓博物館是廣州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見證,它保存有完好的古墓原址,以及內涵豐富的漢代文物。來廣州我覺得應當帶著小孫子到那里參觀,了解南越歷史,感受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南越王墓占地面積不大,整個博物館擠在周圍的高樓大廈間。大門臨街,需要走上十幾級臺階。館內設三個展區:臨街的三層綜合陳列樓、古墓原址、主體陳列樓。
我們爺倆來到那里,購買了參觀券,在館前留影后,拾階而上,就進入館內參觀。也許臨近閉館還有一個多小時,參觀的人不多。綜合陳列部分已經沒有什么活動,沒有參觀。我們繼續爬樓梯,大概上三層樓,到達第二部分墓室位置,參觀了墓坑。
南越王墓這是嶺南地區目前已知的、規模最大的石室墓,共有七室,面積一百多平方米。墓室的占地面積很小,墓坑是掏空山崗建的,主要是用石料。墓坑不算大,可隨葬品挺多,包括活人妻妃、仆人十多人以及幾千件隨葬品。
走出墓坑,我們來到主體陳列室,那里由五部分組成:南越文帝、主室瑰寶、墓中殉人、御庫藏珍、鐘鳴鼎食。展出的文物薈萃有青銅、鐵器、陶瓷、玉枕、龍袍雕刻等文物飾品,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這些文物集歷史、知識、藝術于一體,透視了古時的歷史淵源,可窺見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生活景象。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和精神,是勞動人民在在物質、精神、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展示。幾千年的禮貌成果真是豐富多彩,輝煌燦爛。深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參觀后感到在這狹小的墓坑里,竟有如此豐富的文物,從日常生活用品、印章、飾品到兵器應有盡有,反映了古代帝王生活是多么奢華無恥。墓主人的陪葬品也令人觸目驚心,除了他的妻室,還有很多仆人,甚至小孩,可見古代封建帝制統治的殘酷。
我們走出主體陳列室,又來到一古炮臺,參觀了那里陳列的古炮,稍作休息,便啟程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