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1
今天早上,我和同學們一起看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叫《人世間》。
紀錄片講的是一位名叫蔡弦安的骨腫瘤患者,他患了骨癌,左手臂上長出了一個乒乓球大小的腫瘤,于是被迫截了肢,但他并沒有放棄對生的渴求和對生活的希望,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開始積極的面對化療,面對厄運。這筆紀錄片還講了其他許多許多骨腫瘤患者的故事,有不滿十歲的兒童,有十幾歲的青少年,還有成年人。
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也跟著不定。當蔡弦安進行手術時,我緊張,當蔡弦安帶病參加活動時,我感動,當蔡弦安平靜的度過他生命的最后幾天時,我難過……
這部紀錄片告給我很多感觸:我們要樂觀地面對人生中的困難與挫折,要珍惜當下和擁有的,要感恩父母及那些給予過你幫助的人們,要關愛那些被疾病所折磨的人,當你在困境中,要堅韌地面對,這樣,才能渡過難關。在生活中,樂觀、珍惜、感恩、關愛以及堅韌是你最大的財富。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不可能永遠的一帆風順,當我以后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人世間》里那些像蔡弦安那樣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始終用微笑迎接病痛,面對生活、迎接挑戰。
病房里的笑容,你們是人世間最絢麗的風景!
《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2
那是在上海的華山醫院,一個年僅24歲的名叫焦俞的年輕人,剛剛被醫生斷定腦死亡,無法再活過來。面對這個噩耗,家屬們悲痛欲絕,而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卻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捐獻器官。要知道,分別親人是非常痛苦的,更何況還要讓親人捐獻器官。
與此同時,等待了好久的三個病人都有了重生的希望。他們的病情都非常嚴重,本來已經走向了“鬼門關”,現在因為焦俞家人的善舉,三人的生命就有了希望。
焦俞被推進了手術室,他的父母親一邊流淚,一邊摸著孩子的額頭,作了最后的告別。之后,醫生摘除了焦俞體內可用的器官,共捐獻了七樣器官:一個心臟、一個肝臟、一個肺、兩個眼角膜和兩個腎臟。等待了好幾年的腎臟病人和肝臟病人也被推進了手術室,開始進行器官移植。他們都很幸運,移植手術都非常成功。在八月十六那天,他們開開心心地跟家人團圓過中秋。
盡管焦俞過世了,但是他的器官像一顆種子,在別人的生命里生根發芽,這就是人間的真情,偉大的、令人敬佩的。
《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3
《人間世》是最近好評度極高的一部作品,講述了醫患之間發生的故事。本片以獨特的視角,為人們展示了一個個與以往認知不同的醫患故事。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性,《人間世》很好的抓住了這一點。
片中拍攝和記錄下了病患在患病期的心理變化,病患家屬的擔心焦慮,醫護人員的細致入微。讓觀眾通過自己的視角來感受片中人物所發生和經歷過的事,帶入自身的理解,從而得到與以往不同的對生命的認知。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態。生是一個生命的起點,死則是終點。沒有人想輕易走入終點,更何況是斷送他人的終點。在《人間世》第三集中,一個孩子的父母決定簽下自愿放棄治療通知書。腦死亡,基本上已經宣告了這個人走到了終點。但他的心臟仍在跳動,人們就不愿承認這個已經在懸崖邊的事實。孩子的父母在這個時候該是最絕望和無助的,他們面對病床上年輕的骨肉,無法割舍,悲痛得無法自己。但總會走到終點,誰都無力回天。父母在萬般不忍之下簽下放棄治療書,并將孩子的有用器官捐獻。這是讓常人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一點。為什么要簽下通知書?為什么不讓孩子在終點完整的歸去?這個孩子已經腦死亡,再讓他多活在世上一天不過是多讓心臟跳動一天。既已至此,何不讓這鮮活跳動的心臟幫助他人重獲新生。這對父母的決定救治到了四條人命,讓兩個人重見光明。這個捐獻者和他的父母無疑是偉大的,讓人心生敬佩。
人世間無可奈何的事太多,人在面臨病痛和死亡的時候才是最無助的。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關注的都是金錢利益,而只有在健康出現問題時才能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人生在世,生而為人。人縱有七情六欲,但終避不過一死。所以我說,人活在世,生大于天。
《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4
《人世間》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就是周秉昆,秉昆的善在家人眼里或許是庸俗,但在工友們眼中的是個大哥。他的真誠忠義,工人骨子里的剛正不阿,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像極了我的父輩們,他們為朋友愿意付出一切,為鄰里朋友時刻操心,活在人世間,就該相互給予溫暖。如同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總能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展現出真誠和善良的品質。
你我皆凡人,世間終日忙,半刻難清閑。人只要抱定積極進取的精神,堅持永不言敗的信念,才能持續的奮斗下去。看完這本書我對秉昆這個人物感到由衷的敬佩,敬佩他無論是面對何種困難還是家人的不理解從沒有埋怨過,工作的不順他沒有抱怨,仍堅持理想依然為之奮斗。曾經的我是迷茫過,而現在的我敢于接受挑戰,不會畏懼任何困難,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人生不是一片坦途,我們會有收獲,也會經歷挫折和苦難,大家相互激勵,不忘初心方得終始,每一個人活在世上,必定要經歷風雨。趟過歲月冷暖,感知生命厚重,苦過,甜過,愛過,恨過,哭過,笑過,才是《人世間》。
《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5
世人皆知萬物有靈,皆懂生之可貴,皆曉存活苦楚,卻仍不愿放過。
本有森林般寬廣的靈魂,卻被囚于方寸,鎖鏈鐵網交錯,尖牙利爪不被允許,于是剝奪,王淪為階下囚,調笑與折磨,成了小丑,用討好求得生存,不屑,瘦骨嶙峋又如何?仍乃王者。
失去了歌聲,迷失了航向,家園成了危機四伏的死亡港,怎樣才能讓那些鄙劣的謀殺者聽懂悲鳴?于淺灘滅亡,讓這龐大的身軀被困于險惡世間,純潔的靈魂去尋找新的海洋,可那透明器皿中的天使呢?以保護的名義也難掩飾謀利的目的,什么時候得以解脫?
怒吼,咆哮,掙扎,自亡,親自送乳兒上路,也好過這鐵甲針管的奪取,萬惡的掠奪者呵!鐵石心腸!將內心的欲望無限壓制于無辜者的脊骨上,世間極兇極毒之詞已經無法形容這些人間魔鬼!
是什么樣的心,才有此不知羞恥的勾當?將單純的魂魄強添艷色?利,除了利還有什么解釋?
親手將迷茫的花蕊送入輪回,圍觀者冷眼冷語臉上掛起笑顏,誰人無辜,手上皆染殷紅,幸好還有一人挽留……還有不負為人的援助者。
我們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便妄想著統治萬物,剝奪,自私,萬物有靈,它們也是誰的子女,誰的愛侶,誰的父母。希望終有一天,所有自由的靈魂都不再困于囚籠,鐵鏈被砸碎,水池被摧毀,它們的家園本就是星途大海。
愿我不會淪為人間惡魔,于濁世保一絲清明。
《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6
梁曉聲作家的著作《人世間》讓我大飽眼福。在他的筆下,各形各色的人相聚一起,擦出不同的火花,讓我感受萬千。
我將感受分為四點,第一點便是:勤勞致富,文化改變人生。在書中周家三兒女,大哥秉義和大姐周蓉在學生生涯相比三弟秉昆要更勤奮。最后,他們也入讀了北大,步入了社會的上層,而秉昆卻吃了文化的虧,只能當一名普通工人。雖然他也曾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身在社會上有著立足之地,卻無法再向上高升,言之便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你在讀書時少用的勤奮,社會會讓你補上。
第二點學會運用身邊的資源。文章中周家子女所認識的人不乏高干人員。在主角秉昆周圍的朋友有困難時,他懂得向有權的老太太及時求助,在老太太的幫助下,一個個對他們來說無法挑戰的困難,迎刃而解。
社會很現實,也很殘酷。總有人比你有權力,你解決不了的問題總有人能輕松解決。學會運用資源,會讓你終身受益。
第三點,是要找好伴侶,或者說學會辨別身邊的人和事。書中秉昆因娶了鄭娟,在鄭娟的幫助下,本來為植物人的母親成功醒來。周榮也因為有了伴侶蔡曉光的幫助,從而衣食無憂,家庭走向了穩定幸福。一個好的伴侶對家庭后代有著巨大的作用,不僅如此,生活中我們也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身邊的事物。
最后一點,也就最為重要的一點:要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希望,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記者柴進在《看見》里提過“人在還能笑的時候,是不易被打敗的。”文中的人,經歷了一系列困難:,二零零三年“非典”等等。時間不會停止,生活仍要繼續,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會讓你在困境之中,找到光明。
古人就有說:“人生如白駒過隙,恍然而已。”人生不過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輩子。心態是由你自己掌控的,一個不敢笑的人,又怎能挑戰生活的困難呢?不如像那首歌所唱的:“何不瀟灑走一回……”
以此共勉。
《人世間》觀后感范文大全7
《人世間》這本書在中國歷史處于大變遷的50年中,從保守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歷史進程交織到每個人的命運,那段歲月就仿佛印在眼前,而現在也是中國經濟轉型之年,如果要選擇一個最重要的年代那就是1978年,改革開放改變了一代人、一個時代,父輩們譜寫了人生最美的芳華。文中曲老太太和金老太太,為了革命事業奉獻了寶貴的青春年華,受到了委屈,也僅是一句會好起來。
而今識盡愁滋味,方知天下父母曾在革命道路上辛勤的付出。梁老曾說過,這本書希望年輕人多讀,了解當時那個特殊年代,了解父輩理想至上的原因,只有父輩們的不懈拼搏,才有現在后輩們的美好生活,而今我們隨著年齡和認知的增長,也必須要承接歷史使命,從我做起,認真對待工作,無論哪個崗位,認真都是前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