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節約是一種美德,生活節儉是一個人良好的個人修養的體現。所謂節儉,就是花錢有節制,不鋪張浪費。這個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注意節儉的人不占少數,故而有必要談談節儉。我覺得,我們應該注意節儉。
從學習中到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紙,而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樹皮等植物的纖維,但由于人們的盲目砍伐,現在樹木也越來越少了。要知道,樹,對人類、對整個生態系統,起著多大的作用,樹是地球之肺,每年得生產多少的氧氣,供我們呼吸、使用,所以我們要節約用紙。
現在浪費比較嚴重的就是體現在糧食上,尤其在學生中。在學校里,每日三餐后,飯菜如山一樣堆積著,這壯觀的“景色”,就是學生的所為。主食吃的不多,大多數吃那么兩三口就倒掉不吃,然后去商店買零食吃,你想想這個行為有多么的無恥!要知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盤中的糧食,都是農民辛辛苦苦栽種出來的。再者說,米飯中,有多少我們身體所需的營養。這么說,我們應該浪費糧食嗎?
除了物質上的浪費,還有時間上的浪費。這也體現在學生中,每到下課時間,同學們就開始陸續的上廁所。其實根本就沒有尿意,還要去一趟廁所。自己去就算了,還要硬拉著別人一起去,這樣就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害人害己呀!如果把這些時間用在學習上,那該有多大的好處。
相信大家看完這些,一定會意識到節約的重要性。所以大家請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那么,就從節約做起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2
勤儉節約,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約每一張紙做起,讓藍天變得更藍,樹變得更綠。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心。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的一天,爸爸要在家里請客人,中午的時候,家里來了許多客人,這下該我們忙活的時候到了。我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著現擺起他的茶藝來了。最忙活的就是媽媽了,不長時間,媽媽就為客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的津津有味,贊不絕口的夸媽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吃剩的飯菜。我把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媽媽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說:“干嘛到掉了,物價這么貴,不要浪費糧食,況且我們吃的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因該珍惜勞動成果,正所謂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那以后,我懂得了節約飯菜。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關水籠頭,我連忙過去關水龍頭,并對奶奶說:“以后要節約用水。”還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可是電視機還開著,我就悄悄地關掉電視機。后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夸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多體諒父母的難處,多替家人著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自己不當家,但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也正是我們因該必須做的。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節約是一種美德。可有一些人視節儉為“寒酸”,把樸素當“土氣”,將揮霍說“大方”,這是因為思想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說話。有的同學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三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古代時期有李存審 “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生貧困,40年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們整日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過去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頭送給孩子,告誡他們不要忘記勤儉節約,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隨著我們物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繼承這種精神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如果我們現在節約每一滴水,那么日積月累,我們就可以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小型發電站!
現實生活中有人認為父母的錢就是自己的錢,想怎樣我就怎樣,也有些人在現實生活中,講排場,比闊氣,求奢華,最終導致私欲膨脹,道德淪喪,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事實證明,奢侈浪費,暴殮天物,不僅僅糟蹋物資財富,而且腐蝕人的靈魂,還有敗壞社會風氣。
大仲馬說:“節約是窮人的財富,是富人的智慧。”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一分錢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更加富裕。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美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持家久,詩書濟世長”,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佳句,證明了勤儉節約對國家、家庭的富裕起著決定作用。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一定會為未來打算,他在物質生活富有的時候,就一定會為將來可能的不幸做好準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為將來著想,他會大手大腳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難,就會手足無措。
勤儉節約是一種精神。勤儉節約不僅關系到對錢物的科學支配,而且也關系到精神層面上節約意識的樹立,勤儉節約與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息息相關。一個人要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要養成嚴謹細心的生活習慣。勤儉節約就意味著科學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著最明智合理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資源。
勤儉節約是一種責任。我們提倡勤儉節約,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應當是我們的自覺行為。試想,我們每個人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分錢、一張紙,我們學校兩千多人可以節約多少資源?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年輕的心就不會躁動,才能理解“父母養育辛苦,報恩唯有讀書”的全部內涵。
在此,我提倡:培養良好的道德,構建節約型校園,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這個月是學雷鋒月,而想起雷鋒,大家總能聯想到他的助人為樂。其實,雷鋒叔叔也是個非常節儉的人。他有一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這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鋒的這種勤儉節約精神在我們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腳,不珍惜環境,浪費資源等不良行為屢見不鮮。遠的不說,就說中午吃飯的時候,許多同學都只把葷菜吃了,卻毫無顧忌地將蔬菜倒入剩菜桶。有時大家都去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們教室的日光燈卻始終亮著。我們身邊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不都是浪費嗎?
節約是種美德、是種智慧;節約體現了高的品質、高的涵養;節約也是人人應盡的責任。因此我向大家倡議:節約資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節約用水,適量使用,減少水龍頭的跑冒滴漏;
(2)節約用電,隨手關燈;科學用電,減少照明設備電耗,及時切斷計算機等設備電源;
(3)節約糧食,合理飲食;適度消費,精打細算;
(4)珍惜紙張,電子辦公;愛護圖書,循環使用;
(5)資源再生,隨手環保;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廢物再利用活動,有效利用各種資源。
我們的舉手之勞,將為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國家我們地球節約一點資源。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美德。
“勤儉自古為美譽,節約至今是佳稱”這一流傳至今的古聯說的便是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是黨中央一貫重視的建國方針,強調“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但是,勤儉節約這種美德卻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正在同學間悄然形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訓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當某些同學大手大腳地隨便花錢時,有沒有想到現在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是否想過節約呢?雖然現在我們的國家逐漸富強了,我們的家庭富裕了,但我們卻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美德。美德演講稿范文節選!
1角錢=13億元!1張紙=1片森林!……
你相信嗎?也許你會皺著眉頭,不屑一顧:真是天方夜譚!這怎么可能呢?
當你看到那用作業本紙折成的飛機,還沒有寫一行字就扔掉的紙團;飯桌上一大盆沒吃完就倒掉的飯菜;滴著水卻無人理睬的水龍頭……你還會對這種浪費不屑一顧嗎?
我們開始用我們的眼睛關注,用我們的小手計算,用我們可能還很稚嫩的聲音探討:每個人節約一度電,全中國就可省10多億度電,將有多少用于發電的煤和水可留給子孫后代用;每人節約一張紙,會有多少大樹在鐵鋸下逃生……是的,只要我們每個人節約一點點,給社會帶來的就是巨大的財富!
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塊橡皮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的一生!記住: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我剛剛踏入小學的a大門,老師就教我們背誦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要勤儉節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李商隱有句名言“歷a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是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有同學會問:“勤儉節約,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而事實上,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陽光明媚的日子,教室里還亮著電燈;吃完飯,地上到處灑落著米粒;洗完手,衛生間水龍頭依然滴滴答答地響著,有時甚至還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其實稍加注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卻忽視了這些細節。為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的腦中沒有節約的意識,更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習慣,并形成一種觀念。
同學們,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將會帶動社會發展一大步!只有我們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型校園、節約型家庭而努力吧!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說法。有的同學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見孩子們整天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送給孩子們,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勤儉節約要從今天做起,古人的話仍值得我們借鑒: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說勤儉節約是美德中最大的美德,奢侈是邪惡中最大的邪惡。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每一滴水,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那么,既然節約那么重要,就讓我們從今天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600字篇9
同學們:
你們聽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嗎?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昔日,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差,只能吃自家種的糧食和蔬菜,弄不好還會餓肚子,所以那時的人一點也不會浪費,就算是一粒米也會吃掉。可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琳瑯滿目的菜肴跑上了人們的餐桌,粗糧也都很少吃了,正因如此人們開始大肆浪費。
我就曾經看到過這樣一件事:
星期六,我們一家三口去參加媽媽同學的家庭聚餐,在大人們喝得起勁的時候,我自己偷偷溜了出來,剛一出來就看到一個穿得闊綽、架勢挺沖、胖得幾乎沒有脖子的男人,從一個雅間走出來,歡送著每一位來賓,一看就是百萬富翁,一定點的都是好菜吧!我的好奇心一下被點燃了,伸頭一看頓時讓我目瞪口呆:一張桌子有兩張普通桌子那么大,桌上的菜一個壓一個多得數不勝數,而且每一道菜幾乎都沒吃幾口,看起來像還沒有吃飯一般。我心想:這些菜打包可夠這個富翁吃上一個月的了。誰知道富翁付完錢抬腿就要走,服務員拿出塑料袋要幫他打包,可他愛面子,還是就那樣走掉了。
其實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隨處可見:有些人礦泉水喝了一半就丟掉了;小朋友吃飯的碗里總會剩下很多飯粒;還沒用完的作業本大家都不愿意再用了等等。
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也在電視里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倡議,我們做為小學生要樹立勤勞節儉光榮,懶惰奢侈可恥的觀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張紙,為創建節約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節約小衛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