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的觀后感1000字最新5篇
我們不可否認在這樣的一個浮躁的社會中還是有一些好的影視劇脫穎而出,而這部《恰同學少年》就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藝作品!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恰同學少年的觀后感10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恰同學少年的觀后感1000字1
近些天我一直觀看中央電視1臺播出的《恰同學少年》這是我最認真、最崇敬、最激動觀看的一部電視劇。
我一生最欽佩的是毛澤東。他的為人、為政、為文都令人感嘆但人們對他在學生時代了解的不多。電視劇《恰同學少年》反映的是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生活的畫卷電視劇的最大看點就是教與學---學校教師如何教育學生學生如何學習知識楊昌濟和青年毛澤東是教師和學生的典范為師為學都要向這兩位先輩學習。
電視劇介紹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校長孔昭綬忠實地貫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采用最新民本主義的教育方針德、智、體三方面即道德實踐、身體活動、社會生活三育并重制定校歌、校旗、制服是當時我國新型學校。聘請了學識淵博、思想進步、品德高尚的楊昌濟、徐特立、黎錦熙、方維夏、王季范等人學風純厚思想新穎人才濟濟。在“教書育人”的主題思想下塑造了孔昭綏、楊昌濟等一批好老師。他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對今天的教育有很好的啟發和參照作用。劇中師生之間的平等與互尊同學之間的友愛與互助學校對學生自治的引導與鼓勵對學生意志、體魄磨煉的重視和支持無不體現出一種先進的辦學理念。對毛澤東影響最大的是楊昌濟老師他是湖南長沙隱儲山下板倉沖一個世代書香門第之家。他一生“操行純潔篤志嗜學”參加了維新活動加入了南學會。1903年東渡日本入東京弘文學院與魯迅先生同校學習后升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學習教育學。1909年入英國英格蘭勒伯定大學哲學系專攻哲學、倫理學和心理學。又對德國和瑞士考察和游歷在國外長達10年。這奠定了他成為近代教育的一代宗師。
楊昌濟對毛澤東等青年學子的影響首先是在立志和抱負上。他認為青年人要有奮斗和向上的人生觀《論語類鈔》是他自編的的修身講義開篇就是立志。他讓學生們各言其志對有的學生說將來要教書、搞研究、辦實業等等還有一位學生說以后要做“關云長”他都給予了鼓勵對有的發言雖然心有不許但也不是當場進行批評。輪到毛澤東發言毛說一時答不上來他反問先生有何志向。于是楊昌濟在黑板上寫:“強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毛澤東看到此詩句心有震動。后來楊昌濟對他女兒(楊開慧)說毛澤東不輕言其志。他又找毛澤東談話讓他在畢業的時候一定回答立有何志。毛澤東的回答是:“改造中國與世界。”其二楊昌濟在讀書方法上主張“貫通今古融合中西”。他認為只有深通中學之人出國考察方有成就;既要輸入西學也要輸出中學。這種分析批判的學習精神完全為毛澤東所繼承。毛澤東后來把這種思想方法的邏輯展開和深化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相結合成就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其三楊昌濟注意培養學生注重實踐的品格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他主張知行統一躬行實踐;博學、深思、力行三者不可偏廢。毅力是成就大事業所必須的他主張衣食菲薄不涉狎邪冷水沐浴長途跋涉崇尚勞動。這些思想和主張都為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在實踐中爭相效法。冷水浴、大風浴等等更是毛澤東等一師一代優秀青年學子的共同行動。可以說楊昌濟等教師的思想、品格和方法鑄就了毛澤東等青年學生理想和追求。
恰同學少年的觀后感1000字2
少年是什么?是長大了的孩子,是即將踏入青年的大孩子。難道只是這么簡單的意思?不,近百年前,梁啟超先生在他們的《少年中國說》中詳細地說明了少年的用處與責任。“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意思很明確,造出封建中國之人,都是一些老頑固。
造出以少年為主的新中國,是全中國少年的責任。說明少年是中國的未來,少年的變化,更是中國的變化!如何制出能肩負如此責任的優秀少年?多在于教育。如何制出能教出如此學生的教師?多在于師范。
于是,在湖南公立第一師范和周南女中,毛澤東、蕭子升、蔡和森、向警予、陶斯詠等同學在五年的學期里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在這五年里,發生了許多事情,他們一起面對。一起在岳麓山上感受大雨,親近自然;一起在袁世凱“登基”大典上奮起,抵抗軍隊;一起吊唁病故的易永畦;一起開辦工人夜校;一起為了長沙百姓的安危,二百人一起用計策應對三千人的軍隊……
恰同學少年劇中,我們明白了老師的苦心,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讀懂了社會的險惡,少年的雄志。回憶這段歷史,我與他們一起抒情,一起感慨,一起悲嘆!我們是恰同學少年!我要成為雄于中華的少年,我要創造少年的中華!
恰同學少年的觀后感1000字3
暑假里,我觀看了一部很有意義的電視連續劇——— 《恰同學少年》,其中有一個讓我特別感動的情節——— “雨夜認錯”。
毛澤東在讀湖南第一師范時,很喜歡讀梁啟超的文章,寫作時也有意模仿。寫作老師袁仲謙卻認為梁啟超寫文章就像喊口號,不應該模仿,所以毛澤東的作文分數越來越低。毛澤東認為不公,忍不住在課堂上頂撞了老師。還是楊昌濟老師有辦法,他旁敲側擊,讓毛澤東連夜去老師家認錯。他站在袁家的院子里,大聲地喊道: “本科八班毛澤東課堂上頂撞老師,特來認錯。”他連續說了好幾遍。可袁老師還在氣頭上,不讓他進屋。
這時,電閃雷鳴,豆點般的雨直瀉下來,毛澤東在風雨中整整站了一夜。袁老師看出毛澤東是很有誠意的,就熱情地接待了他,還借給他一套古書,并且要求他多讀歐陽修、韓愈等古代名家的文章,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從此,毛澤東的作文突飛猛進。毛澤東 “雨夜認錯”真是太感人了!
當湯薌銘把學生的費用拿去當軍餉,要學生上交10元當學雜費的時候,張校長是多么的猶豫不絕。但是,他為貧困的學生們著想過,并且自己掏錢出來,甚至將自己的懷表也當了。難道這不是一位優秀的教育者嗎?
當毛澤東知道自己錯了的時候,想跟張校長道歉。但是已經太遲了,張校長已辭職離開學校。待毛澤東長大了以后仍沒有忘記此事,還將張校長接來北京道歉,并且為張校長支付生活費用。這說明了我們要尊重師長。
想想生活中有時我犯了錯,被爸媽批評后,心里覺得委屈,偶爾會狡辯,不肯認錯。事后意識到是自己錯了,也不主動承認,只是默默改正。爸媽見我改了,也就不追究了。看了電視劇后,我想:以后有錯要主動承認,學習毛澤東認錯認到底的精神。
恰同學少年的觀后感1000字4
追憶往昔崢嶸歲月,今又為何感到迷茫?江山代有人才出,上下求索。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不知道這些年如何混過來的,但自從我看了電視劇《恰同學少年》,我就知道,我的是生活變了。遙想風華正茂的少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何等的酣暢與瀟灑,難忘教書育人的先生們,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豎長天的開明高尚與坦蕩無私。我不只一次懷疑現實,懷疑中國當前的教育制度,懷疑當代的同學少年。如今艱難探求,卻恐迷失在這茫茫人海。
理想似乎離我們青少年越來越遠了,作為在蜜罐中泡大的一代,是否失去了什么呢?鄧穎超說過:"希望你們不是貪圖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艱苦創業,造福人類的一代;不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一代,而是勇于創新、開拓前進的一代;不是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餓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創造未來大一代。"故我今日之少年若昏昏噩噩,貪圖安逸,碌碌無為,那么誰來擔負起民族振興只大任,誰來完成先烈們的革命思想?人的一生不可虛度。
誠然,我們處的時代是一個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用刺刀和子彈去筑造新中國,不必用鮮血換來一個嶄新的世界,但我們必須明白:國家仍很貧窮,民眾仍很愚昧,思想觀念仍很落后,物質上的利益正蠱惑國民的心智。所以說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社會上的一切不公平與不合理都必須被改變。梁啟超有言: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詠長夜,攀北斗;蝶戀花,夢難求;書翻千秋史,談盡古今愁。
名與利,莫問候;書并劍,到心頭;揮毫萬山紅,舉臂托飛舟。
最后我想借孔昭綬校長在"明恥大會"上所致辭結尾:同學們,我們必須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勵精圖治,發奮圖強,振興中華!